引言:相聲里有一個叫《琴棋書畫》的段子,里面描述了扇扇子的講究:“文胸武肚僧道領,書口役袖媒搧肩”。從這段簡練的文字里,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職業都會有不同的特點。哪怕只是一個扇扇子的細節,都能看出巨大的差異化。
每當天災人禍發生后,災難備份這一話題就會被大家拿出來討論一番。比如,“9•11”事件通常都會是災難備份領域的話題王。經典案例的討論可以讓企業從以往的經歷中吸取教訓,獲得經驗。不過,每一個行業都會有不同的需求,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合理安排災備方案,以求能夠達到在大災大難面前從容淡定。
金融行業:不差錢也不能瞎來
數據對于每個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金融行業則更看重于業務的連續性。但是財大氣粗的金融企業采用最先進的災備技術,購買最先進的設備來構建強大的災備系統就能完全滿足自己的需求嗎?這樣的做法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浪費資金,得不償失。
如果災難降臨,金融行業的信息系統還是比較脆弱的。因為當電力設施得不到保障,業務連續性就無從談起,根據一份調查顯示,電力中斷導致的金融災難占到了27%的比例。
可以說,業務的連續性是金融行業的最大特點。我們可以針對這一特性,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來衡量災備系統的建設。這時,再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所遇到的突發事件在原有的災備系統上不斷進行著完善,將災難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點。而不用去花費大量金錢重新采購最先進設備來處理這些事情,不但會加大成本壓力,而且還會造成所建設的災備系統與企業自身的需求不符的情況,而產生更大的損失。同時,我們一定要把災備系統看做整個信息系統的一部分,而不是單一存在的一個獨立系統。
政府機構:社會穩定決定一切
“多難興邦”,溫總理在黑板上提的這四個大字依然還停留在經歷過“5•12”的人們腦海中。而這次的災難,讓政府機構重新認識到了災難備份的重要性。隨之進行的大規模的設備采購也讓災備廠商們看到了巨大的商機。
作為政府機構,他們的災備系統通常是通過外包來實現的。其對于災備需求的最大特點是要保證政府工作的連續性。而不同地區,財政能力也有所不同,這也決定了其建設災備系統的能力。諸如地震等大災難通常都是發生在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在遇到災難時,想要確保政府工作連續性就需要投入大筆的財政支出來負責采購這方面的設備。這對于他們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同時,政府信息的重要性也決定了災備系統建設的高標準,高配置。這就需要國家投入更多的資金來支持災備建設。
災備系統對于政府機構來說,最重要的是在災難過后,確保繼續發揮政府的工作能力,以求社會的穩定。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災備系統的建設將會是政府機構一項重要的工作計劃。
中小企業:災難備份寧有“貴”乎
沒有金融行業的財大氣粗,沒有政府機構的財政靠山,中小企業在遇到災難發生時就只能束手無策,聽天由命嗎?
幸運的是目前各大廠商都看到了中小企業市場潛伏的巨大商機,正等待著他們去挖掘。中小企業對于災難備份的需求不是沒有,只是他們有限的資金使得在采購應用災備系統時顯得捉襟見肘,慢慢的就會造成一種災備系統對于中小企業無用的說法。
而沒有市場的東西,誰都不會去做。以前,廠商們看見中小企業無心購買災備系統,就沒有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這上面。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災備的重新認識,中小企業也開始逐漸重視災難備份,廠商們也逐漸的將目光和精力投向了中小企業市場。
但即使是這樣,中小企業因為其自身的特點,所投入的資金也不會太多。他們所要求的是能夠提供全面的保護、操作比較簡單、性價比高并且是一個綜合性的解決方案。所以,存儲加備份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是最受中小企業青睞。
而在未來,中小企業這塊蛋糕無疑將會是最甜的一塊,瓜分的人也會增多。
結語:
以前,災難備份是一個貴族詞匯,準入門檻非常高。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市場多樣性的出現,災難備份也會適應時代的變化,以不同的身份來適應各行各業,從而達到一種普及程度,讓我們的企業在經過大災大難后,還能拿出大筆的資金用來捐款援助災民,而不是倒閉停業。
原文鏈接:http://tech.watchstor.com/backup-and-archiving-130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