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還是不轉移,這是個問題
圍繞固態硬盤(SSD)的各種宣傳越來越多,市場上可供選擇的SSD產品也越來越齊全,價格也越來越合理,對消費者來說,在HDD和SSD之間選擇基本上就是看價格,但對企業而言,問題有些不一樣,不僅僅是因為價格。
存儲初創公司Tintri的架構師Ed Lee說:“企業級SSD價格目前相對來說仍然較高,只有當你急需減少虛擬機(VM)環境的復雜性和總體成本時,它才是值得考慮的,消除復雜性和解決虛擬機存儲問題需要重新審視存儲系統是如何從零構建起來的”,Ed Lee原來還是Berkeley RAID團隊的一員。
SSD存在寫放大和延遲問題,Lee說:“雖然定制設計的閃存有可能避免這些問題,但需要使用非標準,非商業化的產品,其成本非常昂貴,且需要大量的定制軟件,幸運的是,智能軟件技術可以規避商業SSD產品中的寫放大和延遲問題”。
虛擬環境采用SSD的最大障礙是SSD每GB單位成本,以及交付非常合適VM的閃存技術。
存儲行業長期以來一直都是HDD的天下,很難想象換成另一種技術后會是什么樣子,既要熟悉新技術,又要克服新技術帶來的恐懼感。
PURE Storage產品副總裁Matt Kixmoeller說:“SSD和傳統機械硬盤有很大的不同,有望改變存儲行業游戲規則,它可以進一步提高應用程序的性能,有能力應付數據爆炸式增長和不斷增多的隨機I/O問題,這些個問題目前一直困擾著數據中心”。
Burton集團分析師Gene Ruth同意Kixmoeller的說法,他說:“SSD技術正在改變游戲規則,它推動了持久化存儲新的思維模式”。
目前很多數據中心都以多層方式混合使用了HDD和SSD,SSD位于頂層(邏輯的),為選定的高容量和高需求數據提供訪問,而HDD位于底層,支持大容量存儲和低需求數據,由智能算法決定數據分離到哪一層。
三星存儲安全戰略主管Michael Willett說:“目前大型數據中心最佳實踐是使用相對小容量的硬盤,并且只加載部分硬盤,地動態移動數據時性能更好,而對于小容量硬盤,SSD目前更具競爭力”。
總體成本影響很可能優先于單位成本,EMC產品營銷經理Ron Lloyd說:“購買SSD的決定幾乎總是由極具吸引力的投資回報率(ROI)驅動的,SSD,SATA和高級軟件服務質量已經改變了客戶評估和規劃存儲投資的方式”。
遷移到SSD的八大理由
最近的改進 - 過去18個月,SSD已經發展到支持更多的功能,包括壓縮、重復數據刪除和AES-256加密,OCZ科技的CMO Alex Mei說:“隨著新控制器使用SATA III 6Gbps接口,性能已經有所提升,當代SATA III SSD可以實現超過500MB/s的讀/寫速度,將近上一代SSD的兩倍,此外,基于PCIe的SSD在4K隨機寫性能方面表現得非常好,達到了100000 IOPS,使它們更可能應用于分層存儲解決方案”。
能源效率 - 惠普StorageWork技術專家Jierming Zhu說:“使用SSD技術減少了設備的總體功耗,如磁盤陣列、服務器和筆記本電腦,還改善了它們的性能和耐用性”。
速度 - 簡短來說,SSD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即使在開發人員做復雜的大型Build操作時也表現得很好,Embarcadero科技開發者關系副總裁David Intersimone說:“固態硬盤允許你做更多,更快的Build,因此QA團隊不用等待太長時間,客戶也能更快得到產品”。
他們公司有幾位開發人員使用SSD用于本地Build,也在大型產品Build時使用SSD。
縮短了產品上市的時間,速度和可靠性是選擇SSD的核心驅動力。
性能 - Mei說:“固態硬盤比其它存儲解決方案性能更好,而且差距還在不斷拉大,它們更可靠,更堅固,能源效率更佳,更環保”。
耐久性 - Zhu說:“SSD可以在高達攝氏70度得高溫環境下穩定地工作,這是其設計目標的一部分,由于沒有移動部件,SSD硬盤比HDD更堅固,噪音也更小,抗沖擊和振動能力更好”。
非結構化文件的控制 - 非結構化數據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增長著,給存儲和數據管理程序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高性能統一網絡存儲系統廠商BlueArc產品營銷和業務發展高級總監Jon Affeld說:“我們看到對專業存儲系統的需求越來越多,用戶需要管理大量的非結構化文件,近期來看,只有將那些常用的文件放在緩存層,以實現快速訪問,從長遠來看,我們預計使用SSD會變得更復雜,因為數據管理應用程序整合了更強大的搜索、分類、歸檔和檢索功能”。
操作系統兼容性 - Zhu說:“所有SSD廠商現在都保證和現有輸入/輸出存儲協議兼容,和現有操作系統存儲堆棧可互操作”。
緩存 - 存儲虛擬化軟件有助于塑造虛擬IT環境需要的共享存儲基礎設施,利用SSD的優勢,通過緩存減少寫周期,最小化寫入介質的真實次數,有效延長這些高價資產的使用壽命。
DataCore Software產品營銷總監Augie Gonzalez說:“通過自動精簡它的資源,可以讓SSD看起來擁有更大的邏輯容量,專家的意見是將SSD作為物理存儲配置的一個元素,但要將你的錢花在獨立于設備的存儲虛擬化軟件上,以便充分利用它們”。
SSD不利的一面
成本 - SSD比HDD更貴,這主要是由消費級NAND閃存的價格決定的,只有它的價格降下來,消費者才可能買到更便宜的SSD。
東芝存儲設備部門企業營銷副總裁Joel Hagberg說:“這個假設本身存在一個謬誤,大多數成本估算方法都是基于消費級MLC NAND閃存芯片的預期下降趨勢的,為了提供企業應用程序需要的可靠性,大多數SSD廠商都使用更貴的SLC NAND閃存芯片,或企業級MLC NAND芯片,它不會隨消費級NAND價格下降而下降”。
可疑的壽命預期 - NAND閃存,今天主流SSD產品使用的底層技術,有寫磨損程度限制,帶有嵌入式處理器,軟件和容量超量供應等特性,Zhu說:“SSD制造商已經解決了這個限制,但是,這會不可避免地增加另一個環節,必須嚴格測試和認證,缺乏SSD使用壽命的標準測試方法是最大的缺點”。
容量 - Mei說:“硬盤的容量一直在快速增加,單塊SSD的容量已經達到了2TB,即便如此,HDD在總體通了和每GB單位價格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優勢”。
新技術,成熟度不夠 - 惠普和其它行業領導者,包括英特爾和Sun/Oracle都沒有預言SSD在企業中會取代HDD,Zhu說:“和任何新技術一樣,SSD仍然處于測試階段,因此在進入企業應用領域之前,還有許多因素和挑戰需要解決”。
不適合所有環境 - Zhu說:“SSD并不適合每個人,它非常適合那些需要高性能、I/O操作密集、功耗敏感和/或環境惡劣的業務”。
SSD廠商每天都在改進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優缺點列表也會發生變化,HDD經歷了53年的發展,才獲得今天的完善,并且還存在相當多的技術難題需要攻破,SSD作為一個新技術,更是需要時間的磨練。
相比之下,SSD還非常年輕,其底層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最新一代SSD需要挑戰HDD在數據中心和移動設備上的地位。
原文鏈接:http://tech.watchstor.com/labs-131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