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聊天使親友的溝通突破時空極限,使辦公室的溝通突破上下級極限,使陌生人的溝通突破環境極限,使自我與外界的溝通突破心理極限……
作為使用頻率最高的網絡軟件,即時聊天已經突破了作為技術工具的極限,被認為是現代交流方式的象征,并構建起一種新的社會關系。它是迄今為止對人類社會生活改變最為深刻的一種網絡新形態,沒有極限的溝通將帶來沒有極限的生活。

A.愛不釋手的聊天
聊天一直是網民們上網的主要活動之一,網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已經從初期的聊天室、論壇變為以MSN、OICQ(又稱QQ)為代表的即時通訊軟件。大部分人只要上網就會開著自己的MSN或QQ。據統計,迄今為止,全球約有一億多人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在網上交流。中國網民慣用的即時聊天工具騰訊QQ從1999年2月誕生到現在,注冊用戶已超過1.6億,在線用戶最高時超過200萬人,而每天獨立上線人數更是達到一千二百多萬,擁有活躍用戶5500萬,幾乎覆蓋所有中國網民。
即時通訊工具使用頻率之高,超出任何一種網絡軟件。有專家預測,到2004年,即時通訊軟件將取代電子郵件,成為最流行的互聯網通訊工具。
深度指引:“溝通無極限”,這句移動通訊的廣告語其實更適合即時聊天。即時聊天使親友的溝通突破時空極限,使辦公室的溝通突破上下級極限,使陌生人的溝通突破環境極限,使自我與外界的溝通突破心理極限……
作為使用頻率最高的網絡軟件,即時聊天已經突破了作為技術工具的極限,被認為是現代交流方式的象征,并構建起一種新的社會關系。它是迄今為止對人類社會生活改變最為深刻的一種網絡新形態,沒有極限的溝通將帶來沒有極限的生活。
互聯網誕生于傳統的電話網絡,通訊交流可以說是互聯網天然的應用之一。電子郵件就是最重要的通訊交流工具,是互聯網最早的“殺手級應用”。此后興起的網絡論壇和網絡聊天室都是網絡聊天的前身。但是,個人對個人網絡聊天的真正崛起還是需要從ICQ的傳奇故事開始。
雖然,互聯網是典型的美國產物,但是與萬維網由歐洲人發明一樣,ICQ也不是美國人的杰作。對于沒有專家指導、也沒有受過專門教育和培訓的四個猶太年輕人來說,能夠在三個月內發明ICQ這個在因特網上掀起風暴的新技術,應該說是個奇跡。高德菲因格等四名20多歲的發明人(Yair Goldfinger (26,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Arik Vardi (27,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efi Vigiser (25,President), and Amnon Amir (24),),最初的種子基金是向其中一位的父親借貸的,并在美國硅谷開始了創業歷程。后來,美國在線公司三年內,分兩次共向其投入4億多美元,使ICQ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2001年5月,全球ICQ的用戶就已經達到了1億。
ICQ 源自以色列特拉維夫的Mirabils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Mirabils 這個單詞是拉丁文中神奇的意思。ICQ就是英文“I SEEK YOU”簡稱,中文意思是:我找你。這是一款網絡即時訊息傳呼軟件,支持在互聯網上面聊天、發送消息、網址及文件等功能。在你上網時,用ICQ可以很快的找到你的朋友,當然他也必須裝上這個軟件。美國在線AOL購買下ICQ以后推出功能更加強大的99a、99B、2000等版本,內建了個搜索器,另外連網頁的制作都可以由ICQ獨立完成,不用另尋免費空間就可以使用,當你使用時進行適當的設置你的電腦就成了個服務器,網友們通過您的電腦就可進入到您的主頁參觀。
B.幾種主要即時通訊工具:

ICQ:最早的網絡即時通訊工具ICQ,原是以色列的幾名學生開發出來的,其最大的特點是具有網上信息實時交流的功能。ICQ改變了整個互聯網的交流,使之變得更加及時和方便。
QQ:國內最時髦的即時通訊工具當數騰訊的QQ,連到網上的一臺臺電腦上,屏幕上大多跳躍著一個個各式各樣“小人頭兒”———QQ上的好友來信了。它為用戶提供尋呼、聊天、新聞等信息,還有手機上的移 動QQ服務,現在QQ已經升級到2003版。
MSN:軟件巨頭微軟之后開發了MSNMessenger,把MSN Messenger嵌進了WindowsXP操作系統里。
YahooMessenger:目前微軟公司的MSN已經發布到了6.0版本,有即時消息、表情符號下拉列表、語音對話、視頻會議、文件傳輸等功能。 著名搜索網站Yahoo同樣推出自己的聊天工具Yahoo Messenger(雅虎通)。雅虎通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并支持其他便攜式無線設備,因此,具有與其他QQ所不同的商業盈利手段。不僅可以隨時查看新聞和天氣預報,甚至可以隨時查閱股票行情。
類似電子郵件客戶端,即時聊天工具(IM)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交流的方式。 僅僅需要一些些點擊和操作鍵盤,你就能與全世界的任何人即時交談。 只需要下載一個客戶端,注冊一個賬戶,你馬上就可以開始這件有趣的事情了。 最流行的即時聊天工具是ICQ,AIM 和MSN Messenger,國內的有Oicq、UC等。 這些客戶端允許你通過把文字信息,文件,圖像和電影等等送給其他在因特網上的用戶。
C.聊天工具歷史
IM軟件的歷史并不久遠,在90年代初期AOL公司就開始有了即時聊天的形式,但是直到1996年,他們在工作中列舉一些好友的特征時,即時聊天工具的計劃才開始踏上旅途。同年7月成立的Mirabilis公司,于11月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個即時通訊軟件ICQ,取意為“我在找你”——“I Seek You”,簡稱ICQ,一舉將即時工具的瞬間發送便捷性推上了因特網。相對AOL的即時聊天只對其所屬會員開放,ICQ則對全球用戶免費提供使用和下載。
在1997年,AOL 引進AIM(AOL Instant Messenger),這才允許它的成員第一次與非成員交談。 AIM最終希望取代ICQ作為最流行的IM客戶端,1998年,AOL購買了Mirablis(ICQ所建立的)在即時通訊世界里成為了強有力的一員。
當即時通訊工具流行趨勢日益增長的同時,其他的IM工具就象MSN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和其它小的成員加入了進來混作一團。但是不同的IM客戶端之間仍是無法相互聯系。每種IM工具都有其自身的一套使用系統和網絡的手段。
這樣的問題會導致所謂的IM客戶戰爭。1999年微軟公司的MSN Messenger企圖連接AOL網絡與AOL和AIM用戶建立一座橋梁的時候,AOL立即認為這是安全級的危險狀態,立即封鎖了MSN Messenger進入它的內部系統。IM工具戰爭仍然在繼續燃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