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之爭
殺毒軟件是病毒與反病毒的魔獸爭霸,它們總是在斗爭中螺旋上升。正當病毒大面積泛濫時,瑞星防毒卡出現了,它造就了殺毒軟件的傳奇,使硬件殺毒成為當時的主流,而DIRII病毒的出現打破了硬件不可破的神話,使防毒卡最終走向消亡。正當“卡死脖”、“幽靈王”以無窮變種的勢頭令人變色時,江民的廣譜特征查毒又造就了新一輪的殺毒傳奇,但在32位病毒的流行中,江民的光芒也逐漸淡去。
隨后,WINDOWS病毒的繁榮產生了病毒監控體系;網絡的發展使個人防火墻成為殺毒軟件的標配;對未知病毒查殺的渴望又產生了啟發式殺毒、行為殺毒等新技術。總之,殺毒軟件就是靠著這樣一個技術升級的路線,不斷占領著市場,因此殺毒軟件之爭其實就是技術之爭,誰要是有了技術之痛,誰就會在市場上失掉說話的勇氣。
同質化?
年末,國內的各大反病毒公司都推出了新品殺毒軟件,而這些新版本從渠道走向用戶,要到年初,對于一些老用戶來說,由于同一品牌可以沿襲已經養成的使用習慣,而目前殺毒軟件大版本升級基本上都是免費的,因此他們不太可能更換殺毒軟件,但對新用戶來說,選擇哪一款殺毒軟件就成了問題。
不過今年殺毒軟件的選擇似乎也沒有那么難了,如果是不懂殺毒軟件的新用戶,隨便哪一款殺毒軟件都能滿足他的防毒需求;發現不能處理的病毒,隨便哪一個求助電話都能得到響應。如果是計算機熟練用戶、反病毒的愛好者,那么就會報怨今年的殺毒軟件新品缺乏新意,有同質化的趨勢,除了新增一些服務性質的功能,在技術都沒有走很遠,遠沒有2003年帶給用戶的驚喜多。
技術是IT的立足之本,大家都說以技術立業,這才有了聯想的十年技術之痛,因此同質化是每一個靠技術起家的公司都不愿意承認的東西。其實,任何一個技術性產業發展到最后,都會出現同質化的現象。因為,高技術壁壘會導致外行公司很難介入,而對于殺毒軟件公司來說,大家的技術積累都差不多,一旦一家出現了新技術、新思想,其它家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跟進、迅速補課,這種競爭就導致了殺毒軟件隨著版本的升級而越來越像,最終導致同質化。
出路
同質化是產品的死敵,因此大家都想盡辦法使自己的產品差異化,既然技術上難以避免同質,那么就在界面上做些文章,所以目前的殺毒軟件都陷入了一種界面大戰的境地,誰的界面更美觀、更人性,誰就更能抓住用戶。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這樣做是可以的,畢竟普通用戶并不能了解殺毒軟件背后的真實,他們只能通過市場的宣傳,憑感覺購買殺毒軟件,但是對于整個殺毒軟件產業來講,這樣是不合適的,因為技術如果長期缺乏新意,不能通過差異化來細分整個市場的話,那么最終會形成一種壟斷的格局,而壟斷是安全天生的死敵,因為只有多態互補,才能實現真正的安全,任何單一的安全,都會被輕易攻破。
因此,我們期待殺毒軟件市場黑馬的出現,只有不斷攪局,才能激發出技術的創造力,締造出一種真正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