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進入中國以來,業務發展如火如荼,雖然經歷了泡沫,但畢竟給人們帶來了嶄新的通信世界。網絡應用日趨增多,上網人數不斷增加,各大運營商也對寬帶網絡及應用非常重視,投入了很大力量。但是,IP網絡本身及其寬帶業務的發展模式,卻逐步成為制約寬帶業務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從技術上來看,目前的IP網絡還很難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證能力和網絡安全保障機制,難以提供差異化服務,從而制約了業務質量與發展能力。從運營模式上看,基于互聯網的產業價值鏈還未形成良性循環,業務、應用脫離于網絡發展,運營商難以做到對網絡資源的管理與控制。由于運營商投資的增加、用戶數的增長與業務收入不成比例,ARPU 值逐年下降,特別近年來P2P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網絡增量不增收,給寬帶電信運營商可持續良性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一、P2P流量對網絡基礎設施的影響
簡單地說,P2P技術是一種用于不同PC用戶之間、不經過中繼設備直接交換數據或服務的技術。它打破了傳統的Client/Server模式,在對等網絡中,每個節點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具備客戶端和服務器雙重特性,可以同時作為服務使用者和服務提供者。由于P2P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的存儲模式將由目前的“內容位于中心”模式轉變為“內容位于邊緣”模式,改變Internet現在的以大網站為中心的狀態,重返“非中心化”,將權力交還給用戶。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深入發展,當今P2P的應用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然而P2P的廣泛應用著實讓我們寬帶運營商感到十分為難,因為這類對帶寬的需求在理論上是無止境的,它們會使原來運行流暢的網絡變得越來越擁塞,同時還極大改變了網絡上的流量模型,并且將運營成本提高30%甚至更高。
總結我省165網絡實際運行情況,發現P2P的流量給我們帶來如下負面影響。
1.堵塞INTERNET連接
P2P應用帶來的帶寬瓶頸出現在165網絡的主出口鏈路上,誠然這些P2P的用戶可能會感覺快速下載的樂趣,但對于那些非P2P應用的用戶來說,通信服務的體驗將會下降80%甚至更多。這時,其實每個用戶都會受到影響,具體表現是用戶局域網或者廣域網中的計算機及其應用的響應速度將會變得緩慢。
2.增加網絡結算流量和成本
在P2P應用出現之前,湖北聯通互聯網的流量模式并沒有出現太大的改變,那時的網絡當用戶停止使用他們的計算機的時候,網絡的流量也就停止了。在使用P2P之后,網絡變得不再有任何空閑。原因是P2P應用的用戶通常將很多大型的文件放在下載隊列中,然后離開計算機或者去干其他的工作,P2P應用工作在后臺的模式下,可以日以繼夜地竭盡所能地獲取網絡能提供的最大帶寬用以完成下載任務,更為甚者P2P軟件還采用了多點連接的下載方式,即每位下載者在獲取數據的同時,還成為其他下載者數據的來源,這樣下載的人數越多,下載的速度就越快,按照這種對等的通信模型,從理論上分析,BT的下載速度只受到計算機數據通信處理速度的限制,而盡可能地消耗網絡的帶寬資源。BT把一份大文件切割成碎片,為每一個碎片標上特殊標識,用戶無需到一個固定地點(例如傳統網絡的中心服務器)上下載完整的文件,系統會自動尋找、隨機下載具有相同標識的文件碎片,將其加以整合成為完整的文件。一個節點可以既是搜索節點又是索引節點。用戶節點可以選擇3個搜索節點作為它的“父”節點,如果“父”節點接受該用戶節點作為它的“種子”的話,那么該用戶節點就可以提交其所要共享的列表給它的“父”節點。在缺省的情況下,搜索節點可以最多維護500個“種子”節點。這種模式的關鍵之一是引入了索引節點,索引節點不會直接連接到有版權的資料上,它就像搜索引擎一樣,只是搜索和所需資料相關的地址,至于用戶到底連接下載了什么內容則和它無關。這種模式的關鍵之二是引入搜索節點,搜索節點管理著所屬用戶的文件列表。用戶節點通過索引節點獲得搜索節點信息,之后用戶節點就與獲得的搜索節點相連,每一次查詢都通過該搜索節點進行。當用戶發出搜索請求后,如果和用戶節點直接相連的搜索節點查詢結果達到100個(這里的100個搜索結果,可以由用戶自己來設定)就停止;如果不足100個,就向相鄰的搜索節點發出請求,如果查詢結果還不夠,就繼續向外快速發散,直到所有的搜索節點都被搜索到為止。若所有的搜索節點都被訪問過,就意味著整個網絡上的節點都被搜索到了。由此可見,面對這種特殊的通信模式,我們的網絡早已變得不堪重負了。經過我們較長期的運維檢測,發現這些以BT、eDonkey、KaZaA、eMull等為代表的P2P應用,消耗了我省165網絡40%以上的有效網絡帶寬,同時產生了40%的結算流量,而普通的Web瀏覽只占用了大約30%的帶寬,產生了20%的流量。為此,我省165網絡每個月結算費用高據不下,個別月份,結算的費用還超過了全省當月的經營165業務經驗總收入。成為我省165網絡可持續良性發展的第一大殺手。
3.網絡基礎設施不堪重負
P2P的廣泛應用,有效帶寬的消耗和額外流量的產生并不是惟一的問題。我省165網絡的接入設備,例如匯聚層的路由器、以太網絡交換機、網橋、DSLAM、B-RAS以及后臺的認證系統等,是不可能具有無限的處理能力的。因此,當線路上用戶使用量和通信狀態數目急增,這些設備將不能支持更多的用戶。這時,我們必須將進行大量的設備追加投資,或者采用一套流量管理解決方案來緩解或者避免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筆開銷。
4.對經營成本的負面影響
P2P長時間在線的應用,對我們目前采用的單一的包月收費模式提出強有力的挑戰,這種收費模式原來是建立在假設用戶每天只有幾個小時在線這一前提下的,而它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了持續在線的可能性。然而,P2P應用改變了這種模式,它們獲取帶寬的方式可謂完美,使用“永遠在線”的技術日以繼夜地在進行貪婪的下載和上傳服務。這樣,寬帶連接用戶就可以在只付出很少的成本的情況下承載很大的流量,從而減少了服務提供商的利潤,相反還增加了結算成本。
| 共3頁: 1 [2] [3] 下一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