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過渡即將完成
經過多年的摸索以及廠商對于安全產品的更加合理化的追求,我們預計安全防御體系和安全產品市場會從這個三個方面出現變革:“被動防御”向“主動防御”過渡;“產品疊加型”向“以策略管理型”過渡;安全產品從“單一形式”向“集中管理(UTM)”過渡。總之,聯動性的安全產品和更加實用的解決方案會給用戶帶來益處。
二、病毒的生命周期延長
計算機病毒的產生過程可分為:程序設計→傳播→潛伏→觸發→運行→實行攻擊。從2006年主要計算機病毒發作頻率和變種速度看,病毒的生命周期延長的趨勢十分明顯,這主要是病毒載體增多造成的。無線上網技術、藍牙、手機短信服務、IM聊天、電子郵件木馬捆綁、BLOG中的跨站攻擊代碼隱藏、免費音頻、視頻中的病毒嵌入等都會寄存病毒代碼,而變種和交叉感染的存在,都使得病毒從生成開始到完全根除結束的時間大大延長了。
三、瀏覽器防御進入白熱化
從McAfee? Avert? 實驗室發布的2007年十大安全威脅預測看到,其中“網絡站點的視頻流行使之成為黑客的目標”、“密碼盜取站點不斷上升”、“廣告軟件將走向主流”、“惡意軟件”、“漏洞”這些內容都與瀏覽器脫離不了干系。眾多網絡應用和瀏覽器的無限整合,引起了混合威脅程度的提高。過去,網絡安全的防護中心一直定位于網絡邊界及核心數據區,但隨著企業邊界安全體系的基本完善,更多的網絡安全事件都是由內部員工上網行為不當造成的。員工瀏覽色情網站、即時通訊軟件泄密、網銀交易遭遇釣魚等,已經不是個人安全的問題,這都可能是病毒在企業內部網絡中肆意傳播。不正當使用瀏覽器從事各種活動,都可能導致信息系統被入侵、機密資料被竊以及網絡堵塞問題發生。再加上“惡意軟件公訴案”可能會有更多的網民加入,WEB安全將繼續成為今后公眾擔憂和談論的熱點話題。
隨著人們對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解和歷史經驗的積累,安全網絡的體系架構在我們的腦海中越發清晰。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經歷了從基本的主機加固階段、到后來的網絡認證階段,直到將行為管理也納入安全的范疇,這些演變的過程不僅僅是為了避免惡意攻擊,更主要目的是提高網絡的可信度,也增強我們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