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世界經濟正在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轉變。知識經濟中的兩個重要特點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要實現信息化和全球化,就必須依靠完善的網絡,因此網絡已經成為信息社會的命脈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
伴隨著通訊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快速發展,世界各國政府都積極探索適應信息時代的新型管理模式,試圖政府更加高效快速廉潔運轉,從而締造經濟強國,并全力為社會服務,提高民眾生活質量,使民眾一政府、企業一政府、政府一政府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這種新型模式就是“電子政務”(e-government)。電子政務不僅是一項戰略舉措,也是一項系統工程。網上辦公是電子政務策略和工程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但是,電子政務在給人們帶來方便和快捷的同時,其安全性也越來越廣泛地受到人們的關注,利用竊取權限、非法侵入等手段對電子政務系統進行入侵、破壞等活動已經成為黑客的慣用手段。這些破壞活動給政府和社會帶來的損失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如何在利用電子政務的方便與快捷的同時,充分保障系統的安全性和防破壞性,已經成為各國政府極為關注的嚴重社會問題。
由于網絡是虛擬的,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所宣稱的身份出現,而電子政務又要求對訪問者的真實身份進行甄別,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然而傳統的身份識別技術只是對密碼或某種介質的認證,無論使用多長的密碼或任何一種介質,都不能真正做到對使用人的認證也就很難實現安全、可靠的身份識別。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特征具有與其他人不同的唯一性和在一定時期內不變的穩定性,且具有不可復制的特點,因此生物識別技術成為目前最為方便與安全的識別技術。人體生物特征具有“人人不同,相對不變,隨身攜帶”的特點,利用生物特征或行為特征對個人進行身份識別。生物鑒定的種類兩種:一是生物特征:指紋、臉型、掌紋、虹膜、脈搏、耳廓;二是行為特征:簽字、聲音、按鍵力度等。
指紋識別技術是生物識別技術中使用成本最低、使用最為方便的技術。與密碼認證相比,指紋識別安全性高、防偽能力強,是直接對人本身進行識別,而不是對某種不定的介質的進行識別。杜絕了破解或盜用密碼的現象。且不存在記憶密碼、丟失密碼而受損的風險。與密碼器相比,指紋識別的安全性遠遠高于密碼器,密碼器本身還是離不開密碼,仍然只是針對密碼的認證,即還只是對介質的認證,無法對人本身進行鑒別,而指紋識別則是真正的針對人本身的識別。而且使用指紋識別系統要比密碼器簡便,同信指紋識別系統無需修改原應用程序而廣泛集成大部分應用系統;而密碼器則必須修改原應用程序,其實這對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序存在著潛在威脅,即有可能會出現系統暫不正常的風險。此外,密碼器作為一種認證介質的本身,同樣存在保管不妥而遺失或被盜的可能,并沒解決安全的根本問題。從資本投入的角度來講,指紋識別也要比密碼器節省投資。
因為指紋具有唯一性和不變性,使用方便、快捷,無需攜帶任何中間介質。因此,指紋識別是一種安全可靠的、純生物的、環保的身份識別技術。
在指紋認證的應用方面,一些廠商已經開始關注這一信息安全產品,并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如同信身份識別系統基于指紋認證的這些特性,同時結合最新的計算機軟硬件核心技術,實現了安全、可靠、方便的身份識別。作為電子政務系統中的一種身份安全解決方案,指紋認證技術必將在電子政務系統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