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話題在業內已經炒了快一年時間,仍然有很多讀者并不理解,這種新的架構到底是何含義?而最近,幾家主流的殺毒廠商,譬如趨勢、瑞星也都在紛紛宣稱籌建“云計算架構”,殺毒行業也被稱為將要轉入“多云”時代。那么“多云”時代到來后,我們是否會完全顛覆以前那種手動殺毒的做法?
新架構沖擊現有業務模式
首先要弄清楚云計算的概念。這種最初由谷歌、IBM等公司提出的新概念以互聯網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數據存儲和網絡計算服務。一個通暢的網絡將成為全部,用戶甚至不再需要硬盤,只需建立自己的賬號,就可以依靠網絡實現電腦的全部操作。
形象地說,所有連接到互聯網的服務器和計算機共同組成了一大片“云彩”,每個用戶利用終端設備都可以成為“云”的一部分,共同從“云”的數據中心提取自己的需求。
具體到反病毒行業,目前一直沿用的方法是:發現病毒后,由反病毒公司的工程師解析病毒樣本,然后將針對該樣本的病毒碼上傳到病毒庫中,用戶通過定時或者手動更新病毒庫,來獲得殺毒軟件的升級保護。
但“這樣的傳統殺毒方式,病毒碼更新起來比較麻煩,用戶每天升級殺毒軟件也比較耗費內存和帶寬,很多人反感這點。如果把病毒碼放到服務器的‘云端’,服務器集群遇到即將進入用戶終端的病毒碼可以自動查殺,這樣就可以使用戶終端變得很輕松,不用每天升級,也不必再因為殺毒軟件而占用內存和帶寬。”趨勢科技大中華區總裁張偉欽這樣解釋云計算為殺毒行業帶來的改變。
“云端”自行阻隔病毒
在張偉欽看來,引入云計算架構后,殺毒行業真正實現了從殺毒到防毒的改變。“不一定要等到用戶中毒之后再去解決,更重要的是預先防止問題?!睋?,趨勢、熊貓、瑞星、賽門鐵克等殺毒廠商目前都在部署自己的云計算機架構,用以組成“云端”的服務器集群從數百臺到上萬臺不等。在未來,用戶只要安裝了某一款接入“云端”的殺毒軟件,在上網時,服務器端會根據已經預存的海量病毒庫來判斷哪些網頁行為是惡意的,甚至是木馬程序,并自動為你清除。
那么一旦出現了新的病毒,而服務器“云端”的數據庫中此前沒有該病毒碼,那么又該如何判斷和處置呢?反病毒專家表示,這個時候云計算的優勢就開始發揮了———不再依靠某一公司的工程師們加班加點地去分析,而是根據事先設定好的數十項衡量標準對一種網頁新行為進行評測,如果發現某一代碼行為異常,會立即截斷其來回反饋的通道,不讓它進入用戶終端,直接在半路上查殺。
如果未來所有殺毒公司都引入云計算,“云端”將替用戶做所有后臺工作。只要你裝載了殺毒軟件產品,即使在終端出現外界植入的病毒,聯網后系統也會自動將其上傳至服務器,然后服務器利用海量計算的速度優勢,幾秒鐘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查殺。而這一切,如果殺毒軟件不對你加以提示,或許你還什么都不知道呢。
云計算防毒無礙個人隱私
由于云計算需要收集大量信息以建立數據庫,外界一直關心這是否會涉及用戶隱私外泄的問題。對此張偉欽表示,殺毒公司會明確告知客戶哪些信息將自動上傳,“一般來說上傳的都是病毒源代碼,最多到IP地址這一步,而一旦出現IP地址等信息的泄露,系統會自動查殺掉,防止用戶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