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云安全無疑是安全領域最熱的關鍵詞,但51CTO調查發現,用戶對“云安全”概念、定位、作用等仍存在諸多疑問,例如:“云安全”究竟是概念還是安全技術的發展?“云安全”對于用戶來說是否有具體的含義和價值?“云安全”如何對企業安全防護產生價值?
怎樣理解云安全?
瑞星軟件有限公司市場推廣專員唐巍認為:如果用一句話解釋云安全,我們認為云安全就是殺毒軟件,或者是安全的互聯網化。
為什么說它是殺毒軟件或者安全的互聯網化呢?隨著微軟操作系統的普及和互聯網發展,目前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病毒產業鏈。很多木馬病毒目的性非常明確,就是感染到用戶電腦上后,把殺毒軟件干掉,然后再干其它的,比如盜號之類的。而且病毒更新速度是非??斓?,而且病毒不像殺毒軟件那樣,我們首先研究病毒,再去做測試,然后才能更新病毒庫,病毒不用想這么多,他直接就想我怎么破壞你的殺毒軟件,就行了,因為你在明他在暗。
唐巍認為瑞星推出云安全概念,或者說殺毒軟件的互聯網化,是利用利用客戶端進行互聯網威脅的探測,當發現用戶的安全威脅,瑞星就會把這種信息上報到云安全服務器,再由服務器進行自動分析處理,從而把解決方案瞬時發放到所有的用戶。
唐巍強調,云安全是以云計算為設計的靈感。在整個處理過程中,會用云計算的一些技術手段,比如說分布大批量的計算等,這也是云安全的技術基礎。
云安全架構的實現
在談到云安全架構是如何實現時,唐巍認為,首先,要搞清楚實施云安全的目的。他強調,云安全的概念是殺毒軟件的互聯網化,目的是更好、更快、更全面為網民服務,保證提供這么一個安全的互聯網環境。
唐巍認為實現云安全架構有四點關鍵因素,首先他認為最關鍵的不是技術,是用戶群的數量,如果沒有一個足夠龐大的用戶群,即使技術再先進,也起不了很大作用。據了解,目前瑞星已經積累了上億的云安全用戶,和數百家合作伙伴,比如說像迅雷、快車。唐巍認為,這樣瑞星云安全客戶端基本上能夠覆蓋到國內互聯網的各個角落,當覆蓋面積大了,就能在最快的時間內發現互聯網上的威脅,再通過系統進行自動分析處理,最后分發解決方案到客戶端。用戶群的概念是最關鍵的,這是其一。
第二、技術是至關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瑞星從事反病毒行業有近20年時間了,通過對病毒的分析以及專業技術的開發,目前已經積累了足夠領先的技術。
因為目前互聯網上的病毒有90%以上的通過網站感染的,這是病毒傳播的最主要的途徑,當發現當用戶訪問一個帶有惡意腳本網站的時候,瑞星會在運行的時候進行攔截,不光是攔截這一個網站,還會將惡意網址的信息上傳到云安全的服務器,在云安全系統中病毒挖掘威脅系統,我們通過這個惡意網址會發現黑客的網址會對病毒不停地進行更新,我們挖掘出更新的病毒,很有可能在其它用戶在沒有訪問這個網址的時候,已經對這個更新的病毒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第三,硬件設備,資金跟人力。云安全我們在服務器上投入應該是上億,為什么有這么多服務器?跟病毒的數量是有一定聯系的。另外是人力,病毒分析工程師的技術,這部分投入應該是比硬件服務器的成本多數倍。
第四,很關鍵的一點,這套系統必須是開放性,不能是封閉性的。瑞星殺毒軟件有上億的用戶,實際上上億的用戶能夠覆蓋整個互聯網嗎?不可能。因為用戶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我們將云安全這種技術,開放式的共享到各個伙伴廠商,比如說瀏覽,服務器,下載等等,當這些互聯網技術服務應用,都具有病毒防范能力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很有可能去訪問比較安全的互聯網。
如何解決誤報問題
唐巍認為誤報是反病毒行業不可避免的問題。
首先,對一個文件的判斷,應該是有兩種形式,一是依靠特征碼的方式判斷;二是基于目前比較流行的叫法,叫主動防御,其實這種技術不是這幾年才有的,很早就有的。傳統的特征碼的方式是對文件的排查,它的誤報率是很低的,主要的誤報仍然還是來于行為判斷,或者主動防御。傳統加主動防御達到一個更好的平衡點,這個是降低誤報的方法,但是一旦誤報出來以后,怎么樣快速把這個問題解決掉,讓它影響的范圍更小,更短。
云安全對用戶的價值
瑞星利用云安全每天巨大的樣本量,以及每天巨大的惡意網址的上報量,把這種結果及時分發到每一個云安全客戶端當中,基本上可以把90%的木馬病毒的威脅擋在門外。
用戶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途徑感染病毒,而作為殺毒軟件廠商本身是做殺毒軟件的,他可以提高對病毒的查殺率,但是控制不了用戶可能感染到病毒的機率,但是我們通過云安全,能夠將巨大的病毒樣本,以及我們獲得的這些惡意網址,分發給云安全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