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riott International公司也不例外。Marriott將它的災難恢復過程交給一個第三方的公司,該公司大約需要24小時來重建商務關鍵性系統。而且,Marriott需要和其它廠商在災難恢復設施上競爭空間。
這一點在明年將有顯著的改善,屆時Marriott將完成一個全新的“內建”恢復和開發中心(RDC),面積為12500平方英尺,這是從Iron Mountain租得的長期合同。Marriott預計,到那時,這會將商務系統的恢復時間驟減為4個小時,這一標準正是許多公司都設法想得到的。
但是,Marriott的RDC區別于其它典型的災難恢復設施最主要在于它的設施的位置——位于地下220英尺的一個絕對安全區域且具有天然散熱的優勢,在這之前是一個石灰石礦,地點位于Pittsburgh驅車向北1個小時路程的距離。當RDC投入使用時,Marriott將成為最大的在Iron Mountain 145英畝的地下城、操作數據中心的私人客戶。同時,它有自己的防火部門、水處理系統以及24小時的安全和維護力量來保證來自18個公司和不同政府機關的2700人在那里同時工作。
Marriott的執行副總裁兼公司首席信息官Car Wilson談到:“RDC表現了我們要為我們的業務和環境開展創新技術的決心。地下的設施可以使得操作性價比更高,同時環境也非常友好,給我們帶來了更低的能耗。”
Marriott將外部的冷站點——需要復雜的過程來完成,轉化為一個內部的熱站點,使用特定的空間和設施,這種趨勢正是分析家們看到的一種趨勢,它更加的有規矩。
Gartner的研究主管John Morency談到,對于快速響應和恢復時間的需求使得很多公司都在權衡它們現有的和外部提供商之間的合同,比較內部完成的成本和這種方式的成本。而且,很多的IT職員也想增加管理和測試它們的災難恢復設施的靈活性,而不是服從于很多第三方協議嚴格規定的時間要求。
虛擬化的重要作用
虛擬化可以促成這種趨勢,因為它可以帶來性價比高的方案來創建一個公司內部的測試環境,Morency談到。虛擬化可以讓實際的工作負載從一套硬件遷移到另外一套硬件上。
Marriott公司運營的副總裁Dan Blanchard稱,公司的策略就是盡可能地使用虛擬服務器,而反過來,虛擬化就可以在這種IT環境下讓恢復過程更加快速、容易并且靈活。由于工作負載經常要被遷移,將它們轉移到災難恢復環境中僅僅是其中的一步,他談到。
Blanchard談到,另外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潛在的錯誤或者問題通過不斷進行的測試可以被定為并且可以被減少。運行在虛擬服務器上的應用作為災難恢復測試過程中的一部分只會在一個季度中失效一次;它們也作為正常操作中的一部分來測試。
但是,Marriott也不可能將公司所有的應用都轉移到它的VMware技術上。有一些廠商拒絕支持它們的軟件,如果它運行在虛擬環境上;但是,還有一些廠商不能算出它們所需要的版費,Blanchard談到。所以,就像很多公司那樣,Marriott也需要維護許多的傳統過程和步驟,來保證公司系統的恢復。
如果Marriott使用虛擬化技術并不是唯一的方案,那么它選擇一個物理上不可訪問的地方用于災難恢復的決策會在一些金融服務公司或位于歐洲的一些公司得到推廣,這主要是由于這些地方的安全級別需要的比較高,以防止恐怖襲擊和炸彈的襲擊,IDC(CXO Media的一個子公司)的分析師DuBois談到。
經濟和環境方面的收益
但是,Marriott也給出了這項決策的其它原因。這主要是由于經濟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考慮。經過計算,在未來的10年,使用一個Iron Mountain的地下設施的全新數據中心的成本會和它目前已經存在的災難恢復策略相持平,根據一位發言人所說。而且,這一決策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從事可以帶來巨大的節省,幫助公司獲得環境方面的目標。
Blanchard稱,Iron Mountain設施領先于其它兩家競爭者的優勢就在于環境方面的好處。選擇地理位置的關鍵要素就是距離(這主要是公司希望它的員工可以非常輕松的到達工作地點,并且不需要乘坐飛機)、安全以及公司“希望節省”的理念。
數據中心最主要的花費之一就是用于冷卻機器的功耗。由于周圍的溫度在華氏55-60度,Marritt可以減少它的功耗方面的損失,同時降低操作成本。公司希望利用石灰石礦內的地下水,通過冷卻塔來冷卻它的設備,進一步降低成本。
Marriott希望能夠遵循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制定的能量和環境設計方案(LEED)。但是,目前還沒有辦法來確認一個地下的環境,根據Iron Mountain “The Underground”的副總裁Charles Doughty所說。但是,僅僅重新使用已有的設施就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都是新的建筑所帶來的好處。
Marriott RDC——不僅僅是一個災難恢復設施、還是第二個數據中心,的雙重自然特點還可以帶來額外的好處。地下設施的開發、質量保證以及測試系統可以保證每天處于正常狀態,而且當遇到緊急恢復狀況,可以投入使用。
“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原因就是它可以節省我們很多錢。我們都使用這些系統,”Blanchard談到。“它可以使我們免于在外部并且購買一系列設施,而這些設施沒有任何意義,只能等待災難的來到別無用處。”
系統和制造環境的系統別無兩樣,因此,對于災難恢復策略,員工不需要學習新的技術。虛擬服務器可以簡化一些工作負載從已有的硬件轉移到另外硬件的難度,甚至可以將主數據中心服務器上的數據轉移到新的RDC上的服務器上,Blanchard談到。
公司初始的設想是使用兩名Marriott員工來提供和維護地下站點的工作,而且公司也有可能未來增加更多的員工和空間,如果有必要提供給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在未來的幾年里,Marriott將擁有115000個房間,據公司的反言人表示。
“創建第二個數據中心,”Blanchard談到,“我們將把我們定位在有能力容納業務增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