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時代的發展,在東北地區數字經濟建設的大環境下,為加快信息化建設,鞍山市政府招商引入了鞍山市云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重點互聯網科技企業。在2016年,鞍山云數投資約1.7億建設了夢網云數據中心(鞍山基地),并于2019年9月正式竣工并投入商用,為遼寧省內各地市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更高等級、更安全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服務,并提供了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及災后恢復能力。
之所以選擇鞍山建設夢網云數據中心,鞍山市云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豐學在接受機房360網采訪中表示:“鞍山市位于遼寧中部,與遼寧各地市地理位置最遠不超過260公里,同時具備每年4-5個月的自然冷源,是建設現代化數據中心的理想地點。而夢網云數據中心(鞍山基地)的落成,也成功的解決了目前東北地區信息化建設等級、安全性和災備體系建設不完全的問題。”

(圖為鞍山市云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豐學)
夢網云數據中心(鞍山基地)參照國際T4標準建造,達到國際A級,具備等保三級、ISP、IDC等各項資質,技術等級在東北地區排名靠前,也是目前東北地區唯一一家三網融合的國際A級第三方數據中心。一期建筑面積2.18萬平方米,擁有1174個機柜,雙路市電,基礎設施均采用國際一線品牌,滿足2N或N+X的冗余要求,可用性SLA達99.99%以上。
·高等級:國標A級、等保三級——符合國家信息安全監管要求
·資質全:IDC、ISP資質,并擁有各項質量認證資質
·高安防等級:抗震等級7級,參照8級設計;三重氣體消防,IG541環保消防設備;7*24值守,監控360°無死角
·高可用:SLA達99.99%以上;電力系統采用2N設計;UPS后備時間30min,柴發儲油后備時間>12h,周邊1h供油協議
·高端基礎設施:基礎建設均采用國外進口的一線品牌,如:西門子、伊頓、約克、格蘭富、世圖茲等
·地理優勢:高鐵1.5h內可到達遼寧省內各城市,更加便捷、快速
·綠色環保:年均PUE<1.4,符合工信部要求
·專業監控管理平臺:動環集中式監控(IBMS);消防中控;BA平臺;人工巡檢;基礎環境監控;IT設備監控;監控報表;聲光電報警

(圖為夢網云數據中心內部結構圖)
此外,鞍山云數還投資約2200萬元建設了“夢網云(公有云)”。“夢網云”利用基于OpenStack開發的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云計算服務平臺UOS4.0建設,集中了可擴展計算、分布式塊存儲和軟件定義網絡等laaS核心技術,以秒級部署、在線遷移等獨創功能,為政府提供安全、可靠與隔離的高性能基礎設施云環境。
“夢網云”的核心技術競爭力包括:
·更高性能:10秒完成一臺任意大小的云主機的創建;支持對云硬盤實時快照,對一塊容量為1T的硬盤進行快照操作,耗時不到1秒
·更高彈性:按秒計費,按需實時結算;云主機支持實時更改配置;云硬盤支持實時擴容
·更靈活:支持Web面板/CLI(CommandLineInterface)/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操作;云主機的硬盤、網卡等支持隨意拆卸和組裝;支持完全自主定義網絡架構和拓撲
·更開放:完全支持OpenStack標準API
·更安全:采用分布式存儲,每份存儲都有3份復制;私有網絡隔離,即使平臺上的其他用戶也無法嗅探
“夢網云”不僅為客戶提供基礎的云服務,還提供優質的運維服務,并且更多的考慮政府數據的安全、管理和維護,具有極強的可擴展能力。

(圖為夢網云數據中心實景圖)
截止到目前,鞍山云數可以為客戶提供租賃托管、網絡資源、云服務、IT外包和系統集等多種專業的優質服務。
·租賃托管服務:客戶租用鞍山云數的機柜,將其自行購買的服務器存放在機柜中進行托管。使服務器達到安全、可靠、穩定、高效運行的狀態。托管的服務器由客戶自行維護,或者由其授權人員進行維護。
·網絡資源服務:鞍山云數向客戶提供網絡帶寬的接入服務,包括:聯通、電信、移動等主流運營商的網絡資源接入服務,同時也接受鵬博士、廣電、世紀互聯等運營商接入。
·云服務:鞍山云數向客戶提供專業的云計算服務,可根據客戶實際需求搭建云平臺。利用自身優質資源搭建公有云——“夢網云”可向客戶提供云主機、云儲存等服務。
·IT外包及系統集成服務:鞍山云數根據客戶實際業務需求,可向客戶提供數據中心相關的IT外包服務及系統集成服務,向客戶提供設備安裝到設備正式運行的一站式服務。
隨著“新基建”的不斷推進,5G等新興技術的應用逐步落地,以及互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對數據中心的要求在不斷的變化。在瞬息萬變的今天,墨守成規注定會被淘汰,只有認清產業環境的變化,才能使自身在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外部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未來,鞍山云數立足遼寧,計劃覆蓋東三省,力爭成為全國行業標桿。未來的鞍山云數,將鞏固現有的高技術及高服務質量的經營方針,以云計算數據中心發展為方向,為全國客戶提供高可用、高安全、高效率的IDC服務。同時,為建設東北更高質量的大數據基礎服務平臺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