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也關注可持續發展目標;甲骨文數據中心62%的電力被認證為可再生能源;自2017年以來,谷歌一直在使用100%的可再生能源;微軟自2012年以來一直保持碳中和,并承諾到2030年實現碳負排放。
這標志著該行業和整個企業的巨大進步。然而,最忠誠的供應商不是專注于離散的計劃,而是從整體上著眼于優化他們的數據中心足跡:端到端管理數據中心生命周期。
為了實現最佳性能,供應商必須踏上從設計和施工到部署、運營和優化的旅程,利用仿真、自動化和分析來確保在每一步都滿足客戶的需求。
什么是“最佳性能”?
對于大多數數據中心供應商而言,100%的可用性是一個關鍵的性能指標,因為他們支持的IT負載是關鍵任務,而且停機的影響和成本很高——不僅對供應商如此,對所有企業也是如此。今天的數據中心支撐著幾乎所有英國和全球數字經濟,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轉向在線服務進行遠程工作和/或娛樂,更是如此。
可擴展性對于性能同樣重要,因為客戶希望運營商在需要時提供更多或更少的空間。這對于需要根據多個客戶不斷變化的要求靈活提供服務的托管服務提供商來說尤其重要。例如,高性能計算(HPC)環境需要大量電力和敏捷性,以根據需求快速改變消費情況。與此同時,現代數據中心有望將電力使用保持在環境要求之內。
成功始于建造和建造
數據中心運營商首先考慮的可能是位置。當然,數據中心幾乎可以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足夠的合適的電力和正確的連接,但位置會影響它可以為客戶提供的服務質量。數據中心應離數據中心生態系統足夠近,以支持關鍵任務數據復制服務,但距離兩者足夠遠,以滿足物理災難恢復要求。
在設計和施工方面,有很多事情需要考慮,例如材料、上市時間和成本。但這不僅僅是快速高效的構建。創新的數據中心設計是保持市場領先地位、推動標準向前發展的一種方式。例如,一些供應商利用天然水源進行冷卻,一些確保他們收集雨水并重新利用熱廢物,另一些供應商建造使用熱通道封閉并使用間接蒸發空氣技術進行冷卻的空氣淹沒數據大廳以提供冷卻,但非常低能耗。
創新必須與持續的可持續性保持一致,這正是BREEAM(建筑研究機構環境評估方法)標準很重要的地方。這些標準著眼于商業建筑的綠色認證,驗證其性能并將其與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的可持續性基準進行比較。
除了承諾滿足BREEAM規范外,許多提供商還采用模塊化構建方法在需要時部署容量。這提高了利用率,并從運營和成本的角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效率。
部署、運營和優化
電力和冷卻占數據中心運營成本的大部分,因此它們是效率和性能的關鍵考慮因素。浸入式冷卻、備用電源和發電解決方案等趨勢都是未來創新的有趣領域。
液體冷卻作為保持最佳工作溫度的一種方式迅速卷土重來,特別是在HPC領域,與使用間接蒸發空氣等創新技術相結合。
在電源要求方面,不間斷電源(UPS)將取決于幾個因素,包括負載下系統的重要性、現有電源的質量,當然還有成本。在能源使用方面,許多供應商承諾使用100%可再生和零碳能源——幫助他們實現環境目標,同時節省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投資技能
即使自動化和人工智能(AI)支持下一代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系統帶來更高的可見性,并具有遠程監控和管理功能,但操作人員仍然是任何設施順利運行的關鍵部分。
技術技能至關重要,這些要求總是在不斷發展。過去,擁有扎實的網絡或硬件背景足以成為數據中心運營領域的成功候選人,但向云計算的轉變意味著需要或需要一套新的技能——尤其是圍繞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而且,除了技術技能外,協作、團隊合作和領導力等其他重要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市場對數據中心空間的需求逐年增長,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連接到互聯網,產生的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這種需求將繼續增長。然而,需求伴隨著持續的成本和可持續性壓力,因此必須將時間和投資花在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各個方面的研發上——從冷卻系統到配電,再到安全和監控——以提高性能和效率。前瞻性供應商將與供應合作伙伴和客戶合作,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創新、加強產品開發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