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可奈何地放下電話,打算再整理一下手頭的技術資料。結果,同事小張垂頭喪氣的跑進來說:“昨天實驗室的服務器一下子壞了2塊盤,盡管補救了一些數據,但是一些重要文檔還是丟了!”
結束了一天的勞累,你在家門口的信箱里看到了銀行寄來的帳單?!百I個手機怎么會花16000呢?一定搞錯了!”你打開電腦打算核實一下消費記錄,結果銀行網站顯示:系統繁忙,請稍后登陸。
多么糟糕的一天!
如果網絡商城的客戶數據及時做了備份,如果實驗室的服務器用了更高級的備份方案,如果銀行的
查詢系統效率更高••••••
雖然這樣倒霉的日子并不多見,不過我們還是需要認真考慮一下墨菲定律!換句話說,就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BR>
其實,上述場景中相關的服務器如果采用了合宜的RAID方案,情況或許就不會那么糟糕了。對于規避風險的企業用戶而言,RAID是個不錯的選擇!
選擇何種RAID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縮寫,翻譯過來即:廉價磁盤冗余陣列。RAID對計算機管理和訪問大容量數據存儲的方法進行了革命性的變革。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盤的優勢,實現遠遠超出任何一塊單獨硬盤的速度和吞吐量。同時RAID還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錯能力。
目前約有一半左右的服務器客戶在選購服務器的時候會選擇RAID配置。不同的RAID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價比。
筆者認為,在選擇服務器RAID配置時,可以著重考慮如下兩個因素:
1、判斷存儲數據的重要級別,以權衡投入的成本
2、讀寫效率對公司業務的影響
目前服務器中常見的RAID類型主要是:
RAID 0:讀寫速度快,硬盤利用率為100%,成本低,但是不具備備份及容錯能力,可靠度最差。
RAID 1:完全容錯,可靠性高,但是硬盤利用率僅僅為50%。
RAID 5:讀寫速度高于RAID1,而當一個硬盤驅動器出現故障可以通過校驗信息恢復數據,空間利用率為(n-1)/n,成本相對經濟,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RAID技術。
可是隨著硬盤容量和密度的增加,當一塊硬盤損壞后,數據重建的時間在延長甚至非常困難,而此過程中第二塊硬盤出錯風險增大。因此,RAID6技術在今年開始呈現上升趨勢。
權衡RAID6
RAID6是對RAID5的擴展。它在磁盤陣列中增加了第二個獨立的奇偶校驗信息塊,兩個獨立的奇偶系統使用不同的算法,所以需要N+2個磁盤。這樣即使兩塊磁盤同時失效,也不會影響數據的使用。
表1:不同RAID類型的磁盤利用率比較
RAID類型 |
空間利用率 |
備注 |
RAID 1 (2D + 2D) |
50% |
鏡像 |
RAID 5 (3D + 1D) |
75% |
數據盤和校驗盤之間的比例 |
RAID 5 (7D + 1D) |
87.5% | |
RAID 6 (6D + 2D) |
75% |
RAID 6 (6D + 2D)和RAID 5 (3D + 1D)的利用率是一樣的 |
表2:不同RAID類型的性能比較
RAID類型 |
隨機讀和順序讀 |
順序寫 |
隨機寫 |
RAID 1 (2D + 2D) |
100% |
100% |
100% |
RAID 5 (3D + 1D) |
100% |
150% |
50% |
RAID 5 (7D + 1D) |
200% |
熱詞搜索:
上一篇:數據備份和容災需求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