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IT服務管理(ITSM)[1]是一種以流程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方法,它通過整合IT服務與企業業務,提高了企業的IT服務支持的能力和水平。而在企業將ITSM思想付諸實踐時,ITIL則成為這一領域事實上的標準[2]。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當中,只有以業務驅動為導向,對現有的IT系統進行整合集成,才能保證企業信息化的順利實施。從網絡運維的角度出發,探討運維流程的改進研究,旨在以基于ITIL的網絡運維流程管理的建設和應用推動網絡管理水平的提高。
2 網絡運維的現狀
2.1 缺少思想上的統一,和IT服務規律的總結
網絡運維IT支持服務,雖然其表現為各種各樣的業務,有個性的一面,但是其仍然有規律性的東西可以抽象出來。這些規律來自我們實際的運維經驗,和對理論的思考。這些規律性的東西,是我們做好網絡運維IT服務的重要因素。這些規律應該被共享。
網絡運維IT支持服務,目標是為客戶提高更好的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那么必須降低網絡的故障率,和當故障發生時,降低故障影響范圍和快速恢復業務運行。
要降低網絡的故障率,就需要我們建立科學有效的運行維護體系。要使故障快速恢復,就需要我們建立科學合理的故障處理流程,以及重大故障處理預案。
由此需要明確網絡運維的IT服務支持,要建立科學維護體系為主,以處理故障為輔的思想作為網絡運維IT服務支持的指導思想。并以該思想為主線,結合實際的業務,挖掘規律性東西,建立實際的規范或者制度。
2.2 缺少數字支撐和度量IT服務以及軟件系統的保障
網絡運維IT服務數據建設問題。IT服務是以目前的資源(IT基礎設施),向市場提供的商品。既然是商品,肯定需要包裝,肯定需要發布。IT服務的包裝,即要考慮外部因素,又要考慮市場的需要。IT服務的發布,需要建立一棵服務樹,也即是IT服務清單,將其作為網絡運維人員參考的標準,有證可查,使網絡運維人員能更好的處理日常中的各種網絡問題。
網絡運維IT服務級別協議[3]數據的建設問題。服務級別協議源自合同,它明確了用戶購買了我們什么服務,以及我們為其提供怎樣的服務承諾。服務級別協議的數據是做好IT服務的基礎。
網絡運維IT基礎設施數據建設問題。IT基礎設施,指支持服務的人和物。IT基礎設施建立有其內部的規律,如父子關系(路由器和其上面的端口),連接關系(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間)等。如果一個提供IT支持服務的公司,連IT基礎設施都不能說清,又怎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IT支持服務。
網絡運維IT服務支持活動數據建設問題。IT服務支持活動,泛指為用戶提供服務所進行的故障處理,日常維護,服務請求,以及變更等活動。由于以上基礎數據的缺失,很難將我們的IT服務支持活動,與服務、服務級別協議、用戶、IT基礎設施進行關聯。
軟件系統問題。軟件既是所謂的工具,工具是生產力重要的體現。我們的軟件工具,必須以上述數據為基礎,支撐我們具體的服務支持活動。雖然目前網絡運維部門,可以實現故障處理的軟件化,但是由于缺少以上基礎數據的支持,難以分析,統計,應該僅僅算是流水賬。維護體系的建立,同樣需要軟件系統的支持,很難想象,記錄在紙介上東西如何被分析和統計。
3 網絡運維的改進目標
應用ITIL改造現有系統,建設網絡運維流程管理的目標在于:整合網絡運維業務流程,細化工作角色,實現例外管理向例行管理、粗放式管理向精確管理及功能型管理向流程型管理的轉變,實現網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流程化、規范化、電子化和高效化管理。
為實現以上目標,對網絡運維流程管理具有以下需求:
(1)構建一個集中的、統一的網絡運維流程管理平臺,所有的工作任務在一個工作列表中體現。
(2)固化例行業務流程,減少例外工作任務,能夠支撐多種日常關鍵工作流程的運作。
(3)監控所有業務流程,實現閉環管理和精確管理。
(4)網絡運維流程管理平臺要適應運維流程的優化、改進,這種改變要求是靈活的、可配置的、可擴展的,而不能是固化的、不可擴展、需要推倒重來的。
(5)系統具有良好的開放性,確保本系統能夠與其他系統進行應用集成。
(6)有效降低IT服務故障發生的概率,及時處理IT服務故障。
4 ITIL在網絡運維流程中的實施
4.1 統一思想,建立科學的網絡運維IT服務框架
統一思想,建立科學的網絡運維IT服務框架。IT服務框架包含了思想,制度,策略,方法,軟件工具,培訓等多個方面。其指導思想為以科學的維護工作為主,故障處理為輔,提高客戶滿意度。
采用金字塔分析問題的方式,將問題分為目標,戰略層,戰術層,和日常運行辦法。
圖1 金字塔模型
如圖1所示,任何目標的完成,都需要進行層次分解,并且都要落實到具體的日常操作的管理規定上。如果我們以提升網絡運維IT服務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為目標的話,并且公司的領導也以此為關注的目標的話,那么我們的具體執行人員,就應該將這個目標分解為戰略層,戰術層的規定和規范,一直落實到具體的日常運行的辦法。
該服務框架的上層,包括目標,戰略,戰術層次實際上是對網絡運維IT服務支持內在規律的抽象,可以用其指導我們具體業務日常管理辦法的制定,可以為客戶建立信心,為公司贏得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客戶做技術上的支撐。
4.2 實施因素
1)思想統一,服務框架的完善
統一思想,網絡運維的IT支持服務以科學的日常維護為主,處理故障為輔,對照已有的體系,實施改進,建立配套的規范,制度。
2)新老業務
實施以不影響實際的服務為原則,對老業務進行逐步改進;對新業務,按照新的要求,進行實施。
3)成本因素
實施肯定會有成本,尤其對于一些基礎軟件平臺的建立,這個成本對于新業務而言,肯定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但是從戰略來看,對于有些老業務,系統實施所帶來的故障降低,工作有序,用戶滿意度提高等好處,系統建設的成本壓力會小很多,甚至是系統的實施所帶來的直接受益,就比投入成本要大。
所以,建議依托于老業務,重點業務的改進,進行平臺的建設。新業務和老業務相互影響,共同改進。新業務是老業務改進的目標,同時也是一種測試,這樣也會對老業務改進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老業務分擔了成本,對于新業務同樣是一個好處。
4)人員因素
為了使網絡運維人員掌握ITIL的思想,就要進行人員培訓,主要的目標是提高IT服務支持人員的服務水平。任何思想,工具,規范,制度,操作技能,最終都要落實到具體支持人員的工作崗位中。加大培訓力度,也是使得個人知識上升到組織層次的一個重要的方式。
4.3 實施步驟
(1)實現思想上的統一,建立科學的維護體系,化被動工作為主動工作。
①建立新業務準入策略,和具體實施辦法。
②建立老業務改進過程路線圖。
(2)通過數據建設,帶動信息系統的建設,推動思想的實施,并健全配套的策略,規范,制度。
①統一服務支持接入入口,統一服務支持的流程;將服務支持活動的開始和結束都納入到呼叫中心。網絡運維支持部門內部處理流程,可根據本業務的特點,自行定義。
②數據建設,抽象出一批共性的數據,目前已有部分雛形。
③支撐平臺建設,目前網絡中心,通過引入SD平臺,和建立一些業務監管系統,如門戶系統,流量系統,報表系統等,逐步進行服務的改進,并建立相應的配套規范和制度。逐步將各服務支持活動,將各業務基礎數據納入平臺管理。
④視業務特點和要求,逐步健全各業務監控和管理的軟件體系。
5 應用效果評估
應用ITIL改進企業的網絡運維管理流程,提高了企業在網絡管理和運維中的效率,可以數字化我們的成本;改變救火隊員性質的工作,化被動為主動;使得IT服務支持活動,有序,可度量,可監控;可以將個人的知識上升到組織層次,降低人力的成本。
由此可見,基于ITIL網絡運維流程的改進實施,實現了運維業務的集成化、流程化和規范化運作,促進了集中化、精細化管理業務策略的實施,充分體現了網絡運維“業務流程化、流程電子化”的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