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華北等地區紛紛出現霧霾天氣,空氣污染指數頻頻突破“警戒線”,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敲響了“生態警鐘”。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相關環保部門、IT廠商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重塑環保業務體系,促進環保智能化發展。近期,北京東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通”)與多家從事環保信息化建設事業的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整合各自在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資源,為環保機構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攜手共推環保智能化建設大潮。
信息技術支撐“智能環保”體系
環境質量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對人口、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國務院在《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完善環境監測網絡,建設‘金環工程’,實現‘數字環保’,加快環境與核安全信息系統建設,實行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目前,我國已經將保護環境列入基本國策,通過不斷加強對污染源、放射源、危險廢棄物等環保監測對象的監控與管理力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這其中,信息技術作為環保工作的重要支撐,在污染物排放情況監測、環境信息采集、傳輸、處理等方面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是推動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環保工作智能化發展的強力引擎。
經過幾十年持續努力,環境保護相關部門已建立起污染源綜合管理系統、環境質量綜合管理系統、環境政務綜合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在環保信息化建設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很多信息系統通常是為了滿足各部門業務需要建立起來的,各類環保信息資源零亂分散,缺少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數據中心支撐,信息資源共享交換與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現階段信息系統及相關信息資源對環保工作的推動作用仍有待提升。當務之急,是如何在各類環保信息系統之間實現互連互通,促進信息資源高效整合利用,進而提升各環保部門協同辦公和智能化管理的水平。
東方通中間件為環保信息化提速
環保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管理軟件、中間件、物聯網等眾多專業領域,需要各環保部門與IT廠商等共同努力。東方通是國內最早開始從事中間件軟件研發和生產的廠商,擁有一系列成熟的中間件產品,在電子政務、金融、電信等高端市場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從去年下半年起,東方通就開始參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監測數據平臺項目,通過中間件促進環境監測數據高效流轉。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監測數據平臺項目涉及突發性水污染事件預警分系統、酸雨監測分系統等多個業務應用系統,是我國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方通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監測數據平臺項目部署了多套消息中間件TongLINK/Q,覆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與多個省級分站,搭建起數據填報與傳輸分系統的傳輸通道。一方面,依托消息中間件TongLINK/Q在數據傳輸方面的高效、可靠和穩定性,加快核心業務監控數據在總分站之間的傳輸速度;另一方面,通過監控管理中心對全網傳輸節點進行統一管理,改善系統運維管理狀況,全面服務于各項環境監測業務工作。
在此之前,東方通還成功為國家環境信息與統計能力建設項目搭建了數據傳輸與交換平臺。作為環境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大基礎工程,國家環境信息與統計能力建設項目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環保部門,對數據傳輸效率、可靠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國家環境信息與統計能力建設項目中,東方通部署的中間件數量高達500多套,全面支持部、省、市、縣等各級環保部門之間的“縱向”數據傳輸,同時在環保部門與同級監察部門、評估機構等部門之間實現“橫向”數據共享交換,集結各方力量對國家主要污染物排放進行科學管控。此外,東方通還參與實施了四川省地市環保省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深圳市環保局環境監管與預警信息系統等多個國家重點項目,全面加快環保信息化建設步伐。
業內專家指出,當前信息技術已廣泛融入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具體到環保領域,保護環境作為我國基本國策之一,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更需要信息技術作為支撐。另一方面,環境保護涉及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環保面前沒有“旁觀者”,希望更多的專業廠商參與進來,發揮自身在各自領域的專業優勢,共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東方通作為國產中間件行業的“領頭羊”,擁有消息中間件TongLINK/Q、應用服務器TongWeb等一系列專業的中間件產品,并在過去的十多年里積極參與環保信息化建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有責任、也有能力助推環保事業科學發展,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