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artner研究總監殷浩
Gartner研究副總裁高挺
Gartner研究副總裁高挺
·到2027年,在企業元宇宙技術投資的增長中,完全虛擬化的辦公場所占比將達到30%。辦公體驗將被“重塑”。
·到2027年,全球超過40%的大型企業機構將在基于元宇宙的項目中結合使用Web3、空間計算和數字孿生,以增加收入。

雖然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已成為科技市場的焦點,但沉浸式技術的獨特優勢不容忽視。中國政府最近發布的《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更加印證了這一點。這一舉措使中國成為沉浸式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對多個行業產生影響。
本戰略計劃的核心是集成人工智能和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尖端技術,通過沉浸式工業解決方案賦能智能制造。然而,該計劃的目標不僅限于工業應用,還設想了面向消費者、公共服務,特別是數字辦公場所的變革性沉浸式數字解決方案(使用場景示例見表1)。
表1:《中國行動計劃》列出的使用場景
AR/VR和數字人等沉浸式技術與數字辦公場所的聯系將日益緊密。這些技術不僅將重新定義一線員工的運營方式、提高生產力,同時為擴大企業人才庫提供了機會,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社會參與度。
中國的首席信息官(CIO)和IT領導者必須迎接挑戰,對這一新興格局進行了解和把握,從而引導企業機構在未來以嶄新的方式將沉浸式技術融入數字和物理領域。
加強員工聯系,豐富企業文化
如今,新興的元宇宙技術可以將用戶帶入一個身臨其境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可以是通過桌面客戶端、移動應用或網絡瀏覽器訪問的3D模擬,也可以是通過VR頭戴設備或其他頭戴式顯示器(HMD)實現的完全沉浸式體驗。這個虛擬世界里并不局限于簡單的封裝軟件對象或映射物理對象外觀的模型,而是可以通過空間計算,利用物理世界或物理對象的實時數據重建數字對象,從而精準地模擬其動作和響應。
這為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讓企業可以通過沉浸式的辦公場所、會議和活動,與潛在以及現有的客戶、員工以及民眾進行協作、連接和互動。通過這種方式,元宇宙和沉浸式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機構培育強大的企業文化。
中國企業的元宇宙項目仍在早期階段、仍有增長空間,但這足以表明利用沉浸式技術培育強大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而中國政府在生活工作等各個領域推廣沉浸式數字體驗的計劃也對此做出了設想。
構建增強型互聯員工隊伍
元宇宙的概念不僅僅是一個脫離現實的虛擬世界,相反,它代表了數字空間和物理空間相融合的重大演變,創造了一種“虛實”體驗。這一轉型將對數字辦公場所和工業運營產生深遠影響,也是中國元宇宙行動計劃的核心重點。
中國對“工業元宇宙”的重視,突顯了其致力于在虛擬和現實雙方面提升一線員工生產力和效率的決心。工業元宇宙通過集成AI、物聯網和AR/VR技術,實現工業環境的數字孿生,對復雜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并與之交互。工業元宇宙利用物聯網衍生的數據和廣泛的5G網絡基礎設施,提供了實時、低延遲的混合體驗環境。
工業元宇宙和沉浸式技術的概念與增強型互聯員工隊伍(ACWF)的概念十分契合,Gartner也將其列為2024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之一。ACWF著眼于將智能設備、平臺、應用和服務集成至統一的策略中,以增強員工能力。AR和VR等沉浸式技術對實現這種融合發揮著關鍵作用,有助于增強員工的日常工作能力,實現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的無縫融合。
提高員工隊伍多元化和包容性
隨著虛擬增強現實設備的快速發展,沉浸式技術對企業工作場所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在多元、公平和包容(DEI)和企業社會責任(CSR)方面。這些尖端技術為殘障人士創造了更多機會,提高了包容性,體現了企業機構對創新和促進社會進步的承諾。
這種承諾可以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提升企業機構在包容性和社會責任方面的聲譽,突顯其作為全球舞臺創新領導者的角色。從本質上講,這既是一個倫理選擇,也是在國際商業中取得長期跨文化成功的戰略途徑。
隨著沉浸式技術轉型格局的逐漸清晰,將DEI和CSR集成到企業運營中會成為一種具有前瞻性的核心方法,有望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帶來更光明、更普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