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個學校意識到校內網絡建設的重要性,只有實現高度的信息共享,建設完善的校園網絡平臺,才能夠發(fā)展成為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現在學校辦學條件的日趨完善,近年來實現了與 Internet互聯,同時建成了校園網絡,實現校內外信息的共享、傳遞,而網絡信息的普及,以及計算機硬件設備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擁有了筆記本電腦,因此學生要求在校園內實現移動上網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校內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因建成時間較早,沒有網絡綜合布線設計,類似的原因制約了學校現代化辦學的指導思想,伴隨著IEEE802.11標準的出臺,解決這一矛盾在無線技術發(fā)展成熟的今天已不是問題,同時,無線局域網(WLAN)還擁有傳統(tǒng)網絡所不能比擬的擴容性和移動性,在校園內采用無線局域網技術實施校園網絡工程,可適應在校學生移動性強、數量大等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上網需求,并且對于創(chuàng)建較早的學校來說,年代較久的教學樓不宜拉網布線,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布署無線局域網。
需求
在校園無線網絡建設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種典型的應用:
1、實現以地區(qū)教育局為中心的整個地區(qū)教育系統(tǒng)的無線網絡連接;
2、校園內的戶外公共區(qū)域覆蓋;
3、局部開放的室內大環(huán)境,如典型公共教室、圖書閱覽室等無線覆蓋;
4、用戶數量不多但分布較散的樓宇,如教學辦公樓、宿舍等的無線網絡覆
應用方案
室內覆蓋:
在室內根據覆蓋需要,放置若干個無線局域網訪問點,用戶在移動時,系統(tǒng)會自動漫游,在不同的訪問點之間進行信號的切換。這些訪問點連接到各樓的校園骨干網。也就是將多個AP形成的各自的無線信號覆蓋區(qū)域進行交叉覆蓋,各覆蓋區(qū)域之間無縫連接。所有AP通過雙絞線與有線骨干網絡相連,形成以有線網絡為基礎,無線覆蓋為延伸的大面積服務區(qū)域。所有無線終端通過就近的AP接入網絡,訪問整個網絡資源。
方案采用高靈敏度的Orinda無線AP設備,配合吸頂天線,以一個AP配合一個天線,或一個AP配合多個天線,以保障高質量的無線信號能夠覆蓋更遠的距離,同時增強設備在干擾較大的頻率環(huán)境中使用的能力,從而完成室內區(qū)域的完全覆蓋要求。
側面圖
俯視圖
室外覆蓋:
室外區(qū)域覆蓋一般包涵,體育場,校內花園,中心廣場,教學樓,實驗樓樓宇間等。根據需覆蓋的室外區(qū)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
(1)設備的選擇:AP、全向天線、定向天線。
(2)室外考慮因素:環(huán)境、天氣。
設計建立多個無線覆蓋點,均采用Orinda電信級室外型AP2411E0,根據客戶要求每個覆蓋點覆蓋范圍半徑達到200米,信號強度在70dbm,速率達到54mbps,采用重疊交叉無線覆蓋的方式,完成區(qū)域的無縫無線覆蓋。配合室外大夾角定向天線或高增益全向天線,成功實現系統(tǒng)設計目標。使用戶在區(qū)域內任何角落都可以通過無線訪問校園網絡。
室外覆蓋示意圖
關于東大寬帶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東大寬通”)和Orinda品牌
東大寬通源自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承擔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寬帶多頻多模射頻技術”(MIMO),該成果于2005年9月北京舉行的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動態(tài)展示,是當時國內唯一的一套可進行動態(tài)演示的下一代移動通信驗證系統(tǒng);參與研發(fā)國家B3G移動通信系統(tǒng)(含TDD和FDD方式),于2006年1月成功通過“863”專家組的現場驗收,并在上海市建立了實驗網進行動態(tài)展示。
2006年東大寬通創(chuàng)立無線網絡國際品牌Orinda(可立達),全線進軍無線網絡市場。Orinda(可立達)整合無線局網、視頻監(jiān)控設備與訊息工程等相關技術,通過與中國各行業(yè)的合作伙伴和各地區(qū)的代理商共同努力,致力于石油、公安、環(huán)保、水利、電信運營、鐵路、交通、軍隊、教育、醫(yī)療、酒店、房地產、以及各類企業(yè)等多個行業(yè)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