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巨頭UPMC(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采用了數據復制軟件,當突發事件引起數據庫停機時,醫生和醫院工作人員依舊可以快速訪問電子醫療記錄。
UPMC是總部位于匹茲堡的一個全球性的醫療網絡,該機構包括有20多家醫院,400間醫生辦公室和門診網點,還有一家醫療保險部門,擁有五萬名員工。UPMC最近實施了Oracle GoldenGate數據復制軟件,希望能實現從災備中心的備用數據庫快速提取病人數據。
William Costantini是UPMC綜合業務中心副主任,他表示,醫院在實施過程中克服了一些障礙,吸收了實施數據復制軟件的一些寶貴教訓。
Costantini說:“在這種項目中最大的挑戰是通用語義。我們交流時使用的是相同的語言,但是我們沒有意識到進一步確認的重要性,以確保我們使用的詞語背后代表的是相同的語義。但是,一旦我們坐下來,確保我們在相同的語義層面溝通,同時我們也定義好清晰的成功標準,這樣一切就好多了。”
對速度的需求促生了數據復制軟件
UPMC的IT設置包括由14個Cerner公司核心醫療系統應用程序組成的套件,運行在生產環境的Oracle數據庫實例之上。UPMC的災備中心還有一個Oracle數據庫實例,是為主系統停機做備用的。UPMC的主Oracle數據庫包含有17 TB的數據量,通常要支持4500個并發用戶,每天有85萬次交互。
Costantini解釋道:“Cerner公司為所有業務都做醫療信息系統,從住院病人護理到外科手術室,急診科都包括,還有醫療設備軟件。他們也做門診軟件。”
早在2006年,Cerner公司引入了災備工具包,承諾在停機時,幫助災備中心加速切換服務器的過程。在這一點上,要花費UPMC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才能讓備用Oracle數據庫運行并準備好所有當前病人信息。
Cerner的災備工具包幫助UPMC加速了切換過程,加速到了只需要花45分鐘就能完成。但是Costantini和他的團隊相信他們可以做的更好,他們一直在持續尋求進一步提速的方法。三年后,Oracle提供給Costantini其最新收購的GoldenGate數據復制軟件。
什么是數據復制軟件?
數據復制軟件幫助企業備份數據并在災難發生或者是計劃內網絡中斷時提供對數據的訪問。通常,被備份的數據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不允許丟失的。
他說:“Oracle,Cerner和UPMC一起討論他們想在新的災備流程中所做的事。在Cerner方面,他們重寫了一些災備工具包來處理保持數據同步的需求。后來Oracle稱,‘我們有GoldenGate,它實際上可以保證兩個數據庫的同步。’”
Oracle公司在2009年7月收購了GoldenGate軟件。UPMC決定向前推進這個項目,開始在那年的8月份實施Oracle的GoldenGate。到11月份的時候,Costantini認為形成了工作模式,該公司開始向該產品遷移。這個團隊自那時起就在對系統做持續性改進。
他說:“我們的初始目標是能在半個小時之內提供完整的自動只讀訪問。我們剛開始做到了21分鐘,但是經過與Cerner兩個月的努力工作,時間縮短到了12分鐘。”
Costantini說,目前,數據復制軟件可以同步生產數據庫和備用數據庫,只有亞秒級的延時,同時Cerner的724Access軟件使得UPMC激活了備用數據庫。
Costantini很高興Oracle的GoldenGate和Cerner的協同工作,但是他說,他將繼續與這兩家軟件巨頭一起工作,來緩解完成應用程序升級的痛苦。
他說:“我們真正想做的是實時或者不停機的代碼升級,GoldenGate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這樣的功能。正常情況下,主要的Cerner代碼發布升級要大約6到7個小時的停機時間。但是,如果我們構想的功能實現的話,可能只需要停機半個小時就夠了。”
從災備到業務持續性
地震,海嘯以及其它自然災害不會經常發生。因此,打算在災備方面投入資金的主管們在面對預算緊縮時就很容易延遲災備策略的實施。但是,Costantini表示,這種態度在醫療行業是不能接受的。
這就是為什么Costantini在為數據復制項目制定業務案例時,選擇重點關注維護業務持續性的想法。他說,獲得項目資金的關鍵就是要給主管們展示數據復制軟件可以幫助最小化輕微干擾,這種干擾往往比那種徹底毀滅的災難出現頻率更高。
他說:“在醫療保健行業,大家的關注點都在向業務持續性發展。正是每天,每周,或者每月都發生的小事情使病人的關注失去平衡。”
原文鏈接:http://www.searchdatabase.com.cn/showcontent_51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