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Media Encoder x64版
Windows Media Encoder是目前少有的幾款能夠充分利用四核心處理器所有性能視頻編碼工具,當然該款軟件也推出了64位版本。在本次的測試中,我將會使用 Windows Media Encoder將一個153MB 1080i規格的視頻轉換為720i的WMV文件。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LAME MP3 encoding
LAME MT是我們較為熟知的LAME MP3的多線程版。其實LAME MT推出就是為了要向世人展示超線程CPU比如Pentium 4處理器的“優越”性能。在本次的測試中我們擁有兩個不同64位版本LAME MT的測試結果,一個來自微軟,另一個出自INTEL。在測試中,我們編碼的一個10分6秒的容量達101M的WAV文件。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從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測試中只有兩個線程起作,其中速度最快的雙核心平臺X6800成績最好。
Cinebench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POV-Ray
我們手上這款是beta版的POV-Ray 3.7,該軟件將能夠對多線程技術提供原生支持,雖然目前64位3.7版在速度上要慢于3.6版本,但是該軟件卻能夠為我們真實得顯示各個平臺的性能差距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MyriMatch :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在這項測試里一些結果讓人有些迷惑。我們注意到 FX-72與 FX-74在測試中基本上并駕齊驅,而在單線程以及雙線程運行中FX-72速度甚至還要更快一些。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原因我個人認為是由于Athlon 64處理器的一些特性所導致的。由于Athlon 64處理器都內置了內存器,因此內存的頻率基本上就是取決于CPU的頻率,在運行過程中 FX-74的核心頻率為3G,因此其內存的運行頻率為其核心頻率的1/8,差不多為375MHZ,而FX-72的核心頻率為2.8G,因此其內存頻率為 400MHZ。而MyriMatch在運行過程看起來對內存系統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因此FX-72憑借更快的內存頻率來彌補了處理器核心頻率的不足。
STARS Euler3d :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Quad FX平臺在這項測試中表現有些不穩定,就拿頻率最高的 FX-74舉例。 FX-74只有在四線程模式下才稍微領先于Athlon 64 X2 6000+,而在處在雙線程模式下時Athlon 64 X2 6000+的速度反而更快一些。不過在同為雙核心前提下, E6700 的速度也要比 X2 6000+快30%。
Folding@Home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SiSoft Sandra Mandelbrot :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功耗及功率測試:
功耗測試中所得數據為平臺所有硬件的功耗,這其中包括顯卡、硬盤、聲卡等等等....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不同處理器的結果變化范圍是很大的,特別是FX-74的峰值功耗更是達到了460W!接下來我們決定對功耗進行具體的分析,首先從系統待機功耗開始: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在待機狀態下,Intel quad-core處理器的功耗是很低的大約只有10-15W,而 Athlon 64 X2 6000+處理器的待機則要更于INTEL的雙核心處理器,不過差距不大。但是從Quad FX平臺的結果來看,其待機功耗大約在50W-60W之間,這個數值要高于INTEL四核心平臺。
接下來再讓我們看一下在進行3D渲染過程中的每個平臺的功耗: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從結果來看,差距相當大。很明顯FX-74與FX-70的功耗都是相當“出色”的,雖然FX-70與 FX-74的TDP都為125W,但是兩套平臺的峰值功耗都分別達到了334W和466W。從這個測試結果我們也可以看出INTEL平臺與AMD平臺在節能功耗方面的顯著差距。從測試結果來看Q6600在進行多線程渲染時的峰值功耗也就相當于 FX-74平臺的待機功耗。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我們將系統的功耗與渲染的時間作為比值列出下表: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總結:
當Quad FX平臺剛剛推出的時候,我們就對其功耗以及不低的售價而感到失望,而在實際的測試中Quad FX也要大大落后于INTEL的quad-core系列處理器。而在價位上,FX處理器599美元的價格很難讓其在與 Q6600的競爭上占據任何優勢,這時AMD的低價策略似乎也離我們而去。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1>
而在另一方面,INTEL quad-core系列處理器的表現卻著實讓我們吃驚。從實際情況來看 quad-core系列處理器似乎并沒有因為前端總線的限制而影響總體的性能,雖然quad-core系列處理器與Quad FX都對四線程技術提供了支持,但是在功耗方面 quad-core控制得要更出色,甚至從實際結果來看Core 2 Quad Q660的功耗控制要比Core 2 Extreme QX6700還要出色,實際上Q6600也是在本次測試功耗比最出色的一款處理器。
從本次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馬上轉上性能更強的四核心平臺,至少在本次進行的游戲測試中就很好得證明了這一點。因此是否需要將自己的系統升級為四核心平臺還是主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定,而從本次的測試中相信你也一定有了自己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