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全球Wi-Fi高峰會議上,北京交通大學張思東教授介紹了該校無線網絡部署的情況。據其介紹,北京交通大學無線校園網在2006年實現了全校覆蓋,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個純IPv6的無線/移動校園網絡。
用Wi-Fi部署無線城市和無線國家在很多場合都曾進行過探討,而對Wi-Fi和下一代互聯網IPv6結合的討論卻并不多。“無線技術將成為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最大推動力。”張思東說。第三方公司Infonetics的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從2007年到2010年,雙模移動/Wi-Fi手機市場增長率將達到31%,到2010年,Wi-Fi手機市場規模將達到1450億美元。
張思東教授在接受比特網ChinaByte采訪時表示,Wi-Fi技術的推廣必須以應用為導向,所以,與上層移動IPv6技術的結合,已經成為未來無線/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一個趨勢和潮流。“IPv6移動/無線網絡、移動/無線路由器、移動IPv6技術和網絡移動技術的研究已經成為國內外科研機構和設備廠商關注的焦點。”
現有的互聯網是在IPv4協議的基礎上運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聯網協議,也可以說是下一代互聯網的協議。“2004年,我國第一個IPv6主干網CERNET2試驗網正式開通服務,成為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下一代互聯網主干網。目前,北京交大同學的無線校園網絡就是接入到了這個試驗網當中。”張思東在接受比特網ChinaByte采訪時說。
“IPv6具有巨大的地址空間、安全性高、移動性強以及服務質量高等優點。”張思東教授說,“隨著網絡技術和業務的發展,人們將會提出多種接入方式無縫互聯的要求,忽略藍牙、Wi-Fi、GSM之間的技術差異,使得在不同網絡環境下,用戶的連接和所使用的技術不會中斷,采用移動IPv6將使這一目標的實現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