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國際病毒分析師曾提到,隨著消費者與社交網絡的聯系日益密切,手機和其它智能設備為生活帶來諸多便利,而同時,越來越嚴重的網絡威脅也正在逐漸形成。
卡巴斯基實驗室全球研究中心和分析組,EEMEA 研究中心的惡意軟件分析師Stefan Tanase在科威特ICT安全論壇上向與會聽眾提到,在2009年,社交網絡用戶將占到整個互聯網用戶數量的80%左右,也就是超過10億的人會登錄社交網站。
Tanase 說:“社交網站的日益流行也越來越受到網絡罪犯的關注。去年,這些網站成為了惡意軟件和垃圾郵件在互聯網上獲取非法收入的溫床。卡巴斯基實驗室僅在2008年就檢測到超過4.3萬個與社交網站有關的惡意文件。”
社交網上被盜的用戶名和密碼會被用來發送鏈接給感染網站,發送垃圾郵件或欺詐信息,例如一條看上去十分逼真的緊急匯款請求。
“一般來說,社交網站的用戶對該網站上的其他用戶比較信任,并且會不假思索的就打開他好友列表中某位好友發來的鏈接;這使得網絡犯罪分子更加有機可趁。他們會利用各種手段來鼓勵收件人打開接收的鏈接,從而下載惡意軟件。”
卡巴斯基實驗室的專家表示, 如Facebook 或者 Twitter等基于Web2.0平臺的社交網站就處于受到惡意軟件攻擊的高危狀態,其終端用戶需要關注其風險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最近在小型博客網站Twitter上有一種蠕蟲病毒傳播十分迅速,這種病毒能夠執行JavaScript代碼,這使得該病毒通過跨站腳本(xss)漏洞從一個配置文件擴散進入Twitter頁面。
Tanase說:“用戶只能通過允許JavaScript代碼在可信任資源中執行,才能保護自己免受XSS蠕蟲病毒的攻擊,在并且只對開放¬——在火狐中使用的無代碼的”
在他的介紹中,Tanase還強調了正在迅速蔓延的手機黑客行為。
“在過去一周,我們已經找到了5種新的木馬程序,他們會在未經過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發送匯款要求,其目的是化整為零從而用戶不會注意到這些細小的資金缺失,但是轉移總金額卻是驚人的。”
“目前針對手機為目標的攻擊行為正在逐漸增加,并且其目的性更明顯的轉化為對利益追求的攻擊。”
時刻面臨網絡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