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泄密案,從一開始大家的驚慌,難以置信,到逐漸了解要如何注重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成為使用互聯網的第一守則。互聯網公司也重新以強化信息安全保障為亮點來吸引廣大的會員。
另一個面向報導也走到了企業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的問題,因為一切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黑客在互聯網上公布個人資料之時,并不是說互聯網被入侵之時,而是該數據庫里的數據價值已被用盡,沒有任何殘值時才會被公布出來的。黑客之間也有灰色的地下經濟,有各種數據變“現金”的生意經,除非數據庫已經沒有再利用價值,否則不會輕易脫手。
有些黑客具備有較強的網絡技術能力,以及深度數據挖掘的能力,會選擇自己喜好的“攻擊目標”,例如大型的商業機構網站或是股票上市公司。通過郵件系統入侵是較常用的手法,因為這條路是不可能被封鎖,除非該企業不使用電子郵件這個方便又經濟的工具。通常黑客會通過APT攻擊,就是先進性( Advanced)、持續性(Persistent)、威脅式(Threat)的攻擊。
APT攻擊的成功,大多是利用人性的弱點,例如好奇、疏忽、安全意識低落等原因,而讓攻擊目標被攻陷。要防范APT攻擊,光靠個人努力是不夠的,除非人沒有好奇心,永遠都小心注意著各種可疑的網絡現象,否則還是會有淪陷的一天。因此,大家都期盼能有好工具來協助偵測及防護APT攻擊,而Softnext SPAM SQR與ASRC研究中心也一直朝此方向而努力,通過專家團隊的研究與關注,從眾多的垃圾郵件、社交工程郵件中找出APT攻擊的危險因子,讓夾帶威脅的郵件無所遁形,避免讓企業內部使用者誤開誘餌郵件而產生極大的傷害及損失。
為何探討APT攻擊須先從電子郵件下手?因為從風險管理的觀點來看,企業要找出具有弱點且資產價值高,容易為外部威脅所利用,作為高風險的保護目標,電子郵件正符合以上特色。Email是企業使用率最高的網絡傳輸管道,承載著許多企業重要文檔,例如商業訂單等,顯然資產價值很高。電子郵件的使用者-人,通常都會充滿好奇心、疏忽心,這些就成為Email安全管理方面的嚴重漏洞。因此,難怪黑客總是喜愛將電子郵件作為APT攻擊的釣餌,等著粗心的人上鉤,再進而竊取企業的機密信息及重要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