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是谷歌公司為最新安卓系統發布的一款個人助理軟件,它的出現,使不少關注互聯網用戶信息安全的專家又繃緊了神經。他們正在評估這款為移動設備開發的搜索服務一旦投入商業運行,將會帶來什么樣的風險。
剛于周三(6月27日)在舊金山主辦的谷歌I/O 網絡開發者年會上,該公司發布了最新Android 4.1 Jelly Bean操作系統,并介紹了Now這一最新類Siri搜索應用。Now的設計理念是,通過綜合分析用戶的搜索歷史、日程安排、所在位置和谷歌地圖等數據,生成對其有幫助的相關信息;諸如該乘坐幾路巴士到下一個約會地點,或者今天騎自行車上班的天氣風險有多大等等。
雖然目前談論谷歌此舉在商業方面的風險還為時尚早,但不少網絡安全專家還是對此表示擔憂。和企業一樣,個人用戶對于個人信息被泄露給谷歌且會被如何利用,也應該一樣擔心。移動安全公司Duo Securit的首席技術官Jon Oberheide 說到:“對谷歌這一新動向,我確定會分化出兩類不同客戶:關注隱私安全的用戶會被Now的功能嚇跑,而日常用戶則會對此印象深刻且迫不及待開始使用它。”
個人用戶關心的是隱私問題,而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則更擔心員工在使用公司網絡或郵箱系統時,采用了已安裝NOW的設備(電腦、平板、手機等)。而最終可能出現的結果是,企業希望在這些設備上禁止使用谷歌的這一應用服務。“谷歌宣稱用戶可以對這一服務進行有選擇的應用,但它所提供的API (應用程序接口)是否允許用戶對設置進行集中控制,現在還不確定,” Sophos公司的安全分析員 Chester Wisniewski說道。
除了控制方面的問題,對于谷歌這一服務會否被第三方應用利用,從而獲取企業員工信息以及公司數據,現在也是大家的疑問之一。不僅如此,這些第三方應用很有可能是安裝在那些自帶網絡瀏覽器的設備上,這為黑客入侵帶來了絕佳機會。“那些依賴設備自帶瀏覽器的企業應用程序,對這一問題會尤為關注”,IDC的分析師Stacy K. Crook說,“因此,現在有不少有網絡應用的企業都在尋找安全的瀏覽器,以便用戶在安裝自己的應用程序時,能進行一些控制。”
“隨著Now這類應用服務越來越多,移動設備在使用它們時如何保障安全已成為一種挑戰,而這一挑戰,將促使更多的企業采用類似于網銀盾的安全工具”, Gartner的分析師Peter Firstbrook分析到。和銀行一樣,這些企業無法提前得知用戶在訪問自己站點時其設備上是否已經安裝惡意程序,所以,它們也一樣需要建立自己的鑒定、加密、數據庫監控、以及瀏覽器隔離軟件等工具。“我們預計,bring-your-own-device(BYOD) 這一趨勢將促使更多企業采用這類工具”。
與此同時, Wisniewski則找出了能在使用Now的同時保證數據安全性的屬于自己的獨特辦法:在處理公事時他使用黑莓手機,而處理個人私事時則用另一臺安卓手機。“我個人也很討厭隨身帶著兩臺手機,但眼下實在找不出更好的保證數據安全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