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季報披露,公司當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9.25%,數倍于行業平均水平,營收規模繼續穩居行業翹楚。與此同時,公司研發投入達到8.71億,同比增長近1億元,其科創屬性再度加碼!分析人士認為,奇安信一直堅持“強研發”戰略,是實現增長“加速度”的秘訣。
累計32.77億砸研發高投入帶來增長“加速度”
奇安信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研發投入為8.71億,較2019年前三季度的7.83億元增長了近1億元,增幅達到11.24%,占營業收入的46.58%,遠超科創板上市企業研發不低于營業收入15%的要求。
事實上,作為國內網絡安全的領軍企業,奇安信重視研發在行業有目共睹。IPO上市招股書顯示,奇安信近三年研發費用分別為5.41億元、8.18億元和10.47億元,合計24.06億元,占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41.54%。如果加上今年前三季度的8.71億元,奇安信三年多來研發投入累積達32.77億元,無論是總投入,還是研發占比,均在科創板已上市公司中位居前列。
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網絡安全技術水平和門檻。僅以專利為例,奇安信在上市前已擁有超過1200項的專利,而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奇安信新申請專利192件,其中發明專利175件,授權專利57件。
高研發投入帶來了產品研發和生產“加速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產品方面,奇安信通過已基本打造完善的四大研發平臺,讓網絡安全產品研發速度從過去3—6個月時間,縮短到數周之內。同時,通過組件化、模塊化的生產,產品收入增速也不斷提高。目前,四大研發平臺逐步開始發揮效能,基于四大平臺研發的產品收入占比超過60%,超過七成的公司自研安全產品實現組件化、模塊化。
在Q3營收高達89.25%同比增長的背后,也能看出強研發的“功勞”。三季報顯示,基礎架構安全產品體系在前三季度同比增長達到124%,其中零信任產品同比增長373%;大數據智能安全檢測與管控產品體系整體增長42.67%,其中態勢感知、高級威脅檢測(天眼)、NGSOC三大類產品整體增速更是達到了近60%。而在新一代IT基礎設施防護品類中,云安全和大數據安全產品增速迅猛,其中云安全品類同比增長70%以上,大數據安全品類更是同比增長43.35%以上。
研發多線布局為持續領跑蓄足勢能
布局新賽道,在規模取得領跑優勢的同時,持續保持“加速度”,成為奇安信持續高研發投入的理由。
“5G、新基建、數字化轉型,讓網絡安全場景進入多元化發展期,網絡安全技術進入升級換代轉折期,網絡安全需求也進入了爆炸式增長期,形成了創新的網絡安全技術產品新賽道。”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對于網絡安全行業發展趨勢的預判,意味著研發需要承擔更大的使命——為新賽道領跑蓄積足夠勢能。
在今年上市時,奇安信表示將募集到的57億元,全部用于新賽道建設,包括云和大數據安全防護與管理運營中心、物聯網安全防護與管理系統、工業互聯網安全服務中心、安全服務化項目、基于“零信任”的動態可信訪問控制平臺,以及網絡空間測繪與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等。
以當前最受關注的工業互聯網為切口看,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報告》顯示,上半年發現惡意網絡攻擊行為1356萬次,涉及2039家企業。作為新基建的核心之一,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安全市場正處于爆發前夜。而奇安信已在工業互聯網安全領域相繼發布安全態勢、安全監測、主機防護三大類產品,同時以工業安全集中管理為中心的綜合方案初顯成效,工控安全實驗室運行逐步進入正規化。工信部下屬多個研究機構顯示,奇安信在工業互聯網安全領域獨占鰲頭。
同時,新基建浪潮進一步加速了信息化對新一代網絡安全的需求。為此,奇安信今年8月正式推出了以系統工程方法論結合內生安全理念的內生安全框架,該框架已經納入到近百家央企及重要行業客戶的“十四五”網絡安全規劃中。
另據奇安信三季報消息,公司自研產品已全線獲得了相關部委關于信創產品的能力認定。在信創建設浪潮之下,此板塊勢必將成為未來中長期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事實表明,“強研發”戰略已經助力奇安信成為網絡安全科技創新的龍頭企業。在2020“北京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百強榜單”中,奇安信緊隨百度、美團、京東、小米等傳統互聯網巨頭位列第七,連續兩年躋身科技創新百強榜單前十,在網絡安全領域一騎絕塵。
IDC、賽迪、信通院等多個機構預測,未來十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的增長率至少為25%。按此速度,到2035年-2040年,網絡安全有望發展成為萬億級大產業。如此巨大的市場藍海,考驗的無疑是網絡安全企業的速度和耐力。從三季報可以看出,奇安信一直堅持的“強研發”戰略,效果正在全面顯現,未來或推動奇安信繼續保持增長“加速度”,在行業內發揮更大的“龍頭企業”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