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安全檢測機構Vade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的網絡釣魚郵件環比增長超過31%,較去年三個季度包含的惡意軟件電子郵件數量高出5580萬封。僅第三季度含惡意軟件的電子郵件就增加了217%。
根據該報告,電子郵件是網絡釣魚和惡意軟件的首選攻擊媒介,它為黑客提供了直接接觸攻擊目標的渠道,這是組織攻擊面中最薄弱的環節。
報告顯示,本季度來自電子郵件的攻擊,仍以釣魚郵件為主;其次是帶有加密病毒附件的郵件,其數量較上個季度約增長4倍。
可怕的是,近80%的企業仍然依賴郵件基礎安全。但隨著黑客攻擊方式不斷進化和演變,越來越能夠繞過電子郵件提供商提供的基礎安全保障。
網絡攻擊針對性變強
根據近段時間的網絡攻擊發現,網絡釣魚活動從傳統的大規模和隨機,轉向更有針對性的目標攻擊活動。
例如,西北工業大學郵件系統遭受境外網絡攻擊。該校6月22日發表聲明稱:電子郵件系統發現一批以科研評審、答辯邀請和出國通知等為主題的釣魚郵件,內含木馬程序,引誘部分師生點擊鏈接,非法獲取師生電子郵箱登錄權限,致使相關郵件數據出現被竊取風險,同時,部分教職工的個人上網電腦中也發現遭受網絡攻擊的痕跡。上述發送釣魚郵件和發起網絡攻擊的行為對西北工業大學校內信息系統和廣大師生的重要數據造成重大安全威脅。
再例如,搜狐全體員工在5月18日早晨收到一封來自“搜狐財務部”名為《5月份員工工資補助通知》的郵件,大量員工按照附件要求掃碼,并填寫了銀行賬號等信息,最終不但沒有等到所謂的補助,工資卡內的余額也被劃走。
不能僅依靠提升員工防范意識
回復電子郵件和點擊鏈接是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試圖停止點擊的習慣是非常困難的。在大量工作和數據處理面前,要求員工甄別每一封郵件是完全不現實的。
電子郵件已成為我們生活中聯系交流的重要途徑。郵箱安全與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業務安全有莫大關系,近年來,針對教育系統的網絡攻擊時有發生,請企業重視郵箱使用安全,提高電子郵件系統使用的安全防范意識,防止工作郵箱和個人郵箱被盜用,造成病毒感染、信息泄露和不良信息的傳播。
商務密郵作為國內專業的郵件安全服務提供商,采取加密保護、數據防泄漏、數據管控等策略機制,滿足不同企業級用戶對郵件高效、穩定、安全的要求。
一、商務密郵在整體架構上采用SSL安全鏈接+高強度國密算法加密,保證快速、穩定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在中介多個郵件服務器中均以密文形式存儲,確保郵件數據安全。
二、商務密郵為企業提供專屬客戶端,對郵件數據進行先加密后發送,數據采用國密“一郵一密”密文形式發送,杜絕了因wifi漏洞、軟件漏洞等數據泄密的發生,即使數據被竊取,不法分子獲取到的數據是被加密的密文,加密數據對攻擊者來說毫無利用價值。
三、商務密郵同時針對機構、企業的具體需求,可配置強制加密、禁止轉發、禁止截圖、郵件水印、離職管控、郵件防泄漏、郵件安全備份等策略,為企業用戶制定整體解決方案,當面對不可預測的攻擊和泄漏時,可有效防控電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