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存儲平臺戰略下,本次發布的新一代G5存儲平臺——浪潮數據中心級分布式存儲平臺AS13000G5及浪潮數據中心級高端存儲平臺AS18000G5,在交付浪潮一貫的高可靠、高擴展、高性能存儲產品的基礎上,以EB級極致容量、億級IOPS極速性能、彈性靈活的極簡架構及一致高效、自動運維的極易管理特性實現“云存智用 運籌新數據”,突破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存儲瓶頸。
新數據時代 企業存儲如何破局?

數字化正在日益深刻地改變著當今的商業形態,浪潮集團副總裁胡雷鈞表示,我們現在處于一個不確定性顯著的時代,我們唯一的確定性就是不確定性,唯一不變的就是不停地變化。云計算、大數據、AI等讓物理世界數字化、網絡化,數字世界智能化。在未來,數據不僅僅是物理世界的記錄者,也會成為新的生產資料。誰掌握數據誰就掌握了未來。
作為數據生態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存儲對于企業實現其數據價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依托海量數據的數據挖掘和AI應用,也對存儲系統提出更高的性能、可靠性要求,以及更多面向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胡雷鈞說,去年,浪潮提出“新數據時代”,說的正是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驅動數據呈現出空前的變化。這對置身其中的企業和政府來講機遇與挑戰并存,有效合理地存儲、利用數據價值將會成為推動增長的最有效途徑。
面對時代的各種變化、不確定性和新的需求,技術仍是我們最確定的應對之法。數據存儲一方面要快速適應云場景,支持各種架構、云計算技術,實現云化存儲系統交付給客戶機。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智用,滿足大數據、AI應用的運行需求,滿足不同行業客戶面向智能未來的行業轉型實踐。“對于用戶來說,我們不僅要幫助用戶實現存儲基礎設施的價值最大化,更需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并共享數據資源的價值,也就是所謂的運籌新數據。”胡雷鈞說。
其實,浪潮存儲在技術與市場方面已經有了深厚地積累。從技術上看,過去三年浪潮累計投入了10個億,傾力開發浪潮的存儲系統。浪潮存儲在研發能力、人才培養、生態共建等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將繼續努力共創新局面。同時從市場表現來看,IDC的報告顯示2018年浪潮穩居X86服務器市場的出貨量前三,增速全球第一。在2018年浪潮存儲獲得了中國存儲市場出貨量增速第一。
胡雷鈞表示,計算已經成為新型生產力,浪潮聚焦智慧計算戰略,提供服務器、存儲、高性能計算、云平臺、大數據等全棧的IT基礎設施服務。存儲作為浪潮重要的主營業務板塊,此次將發布我們將升維新數據存儲理念,并推出新一代G5存儲平臺,支持并促進用戶在新數據時代下打開更具可能性的新的篇章。

此次大會上,浪潮首次提出“云存智用,運籌新數據”的全新存儲愿景,是浪潮十幾年來存儲理念的一次重大升級。浪潮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表示:“新數據時代中產業形態和需求不斷升級。浪潮存儲認為,作為領先的IT廠商,只有先通過存儲平臺實現了‘靈活適配并滿足云環境需求’、 ‘支持并面向智能應用發展’以及獲得‘共享、管理及挖掘數據價值’的能力,以‘云存智用 運籌新數據’,才足以助力企業迎戰時代大潮,實現業務質效躍升。
在李輝看來,“新數據時代”已來,并呈現出四大特征——新的價值需求、新的應用模式、新的部署環境和新的數據形態。正是基于這四個新的特征,才有了浪潮“云存智用 運籌新數據”的理念。
具體而言,數據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命脈,更是一種超越競爭對手的重要“戰略資產” 。新價值需求已經愈發明確——用戶更加關注數據價值挖掘和依托數據實現運行升級和商業增長;行業應用場景逐漸細分,對數據檢索、數據傳輸、數據調取、數據應用等多個維度提出了更具有行業發展實際的個性化新要求;基礎設施云化已經成為主流,私有云增長迅速,混合多云模式成為首選。“混合”、“融合”、“復雜”成為了數據中心及IT架構的新常態;IDC報告預測,到2020年,總體企業數據將達到44ZB,其中80%的數據是非結構化數據(圖片、視頻、歸檔以及企業級備份等各種數據)。66%的企業將采用高級分類處理方式來采集、保存并處理非結構化的數據,以提高分析效率。
新數據時代的四大特征對于存儲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精細化、即時性、整合化、不確定性等。基于此,浪潮提出了“云存智用 運籌新數據”的理念。李輝說,“云存智用 運籌新數據”這個理念說起來很簡單,云存是指數據存儲需要云存,快速適配云場景,支持各類架構、云計算及開源技術,將以技術創新實現“云化功能與特性”的存儲系統交付客戶;智用是指數據存儲滿足大數據、AI應用的運行需求,滿足不同行業客戶面向智能未來的行業轉型實踐。“對于用戶來說,我們不僅要幫助用戶實現存儲基礎設施的價值最大化,更需要最大程度的挖掘并共享數據資源價值——運籌新數據。在這樣一個簡單的邏輯下,浪潮存儲會幫助用戶增加四方面的價值和作用。”
第一,打通邊緣計算和本地的云數據中心,尤其是讓將來成千上萬設備的數據可以更高效、更便捷地進入存儲管轄范圍之內;第二,超大規模存儲的池化和云化能力;第三,讓數據在云間流動;第四,混合云架構能力。
只有先實現了“靈活適配并滿足云環境需求”、“支持并面向智能應用發展”以及獲得“共享、管理及挖掘數據價值”的能力,才能支持并促進用戶在新數據時代下打開更具可能性的新商道。浪潮存儲洞察出“極致容量”、“極簡架構”、“極速性能”、“極易管理”——四個新數據時代下的存儲技術要點,不斷實現存儲技術的創新和突破,伴隨所有用戶同行新數據時代。
新一代G5存儲平臺 浪潮開啟新存儲之道

面對新數據時代的重重新變,新一代G5存儲平臺——浪潮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級分布式存儲平臺AS13000G5及浪潮數據中心級高端存儲平臺AS18000G5重磅問世。浪潮存儲產品部副總經理孫斌表示,新一代G5存儲平臺提供EB級極致容量、億級IOPS、微秒級延遲,以彈性部署、靈活連接、一致高效、自動運維的多維能力,解鎖存儲新挑戰,支撐企業業務持續發展。“兩大新品分別面向的是不同的場景,AS13000G5面向的是彈性融合云,包括新一代分析類的應用和負載;AS18000G5面向關鍵應用云。”
AS13000G5具備更強大的平臺能力,實現了從“一套架構,四種服務”到“一套架構,5+X雙平臺”的升級。軟件層上,AS13000G5融合文件、對象、塊、HDFS、數據庫協議5種服務協議及X種融合平臺。硬件層融合機架式、高密式、機柜式、多節點式、邊緣式5種硬件形態及X種硬件配置,可充分釋放軟件定義存儲的潛能,實現容量按需擴展、性能按需供給、服務按需定義。此外,AS13000G5擁有低中高端多種機型,所有機型均適配Intel最新的Purley平臺,兼容Cascade lake新一代CPU,可滿足廣電媒資、視頻安防等行業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AS18000G5是面向關鍵業務的海量存儲系統,能滿足金融、電信、政府、能源、制造、交通、教育等各行業對核心業務的需求。AS18000G5具備高達1500萬IOPS的極致性能,超高速PCIE 3.0互聯架構,最大可擴展48個控制器。擁有650TB異構緩存空間及282PB海量全閃存容量。一套存儲可提供文件、塊、對象三種存儲協議,以業界唯一的NVMe異構緩存寫加速及小數據硬件加速,做到真正的數據無損壓縮。
從兩大新品,我們可以看到浪潮在存儲技術方面的創新突破。在極致容量方面,目前浪潮分布式存儲系統可擴展至數千個,可以形成10EB級海量存儲空間、百億數據文件管理、億級IOPS和TB級帶寬,加上不斷進步的數據自動修復和自動運維機制,使之廣泛適用于海量數據存儲場景。
極簡架構方面,浪潮存儲始終堅持“簡單即高效”,通過一套架構可同時支持文件、塊、對象、大數據、數據庫協議等存儲服務,減少了用戶在選擇和使用存儲產品時的困擾。架構的一致性和歸一性會給數據中心基礎實施帶來互聯互通、共享統管方面的保證,帶來全方位的CAPEX和OPEX節省。其次,生長于架構上的新技術、新特性、新功能,通過這些創新,存儲可以完美適配不同的應用場景。浪潮存儲將讓存儲能夠彈性部署、靈活連接,從而很好的融入到計算環境中,支撐上層應用。
此外,浪潮存儲堅持“場景驅動開發”模式,通過全閃存分布式存儲內的介質更新,軟件算法優化,可以大幅提高IOPS、帶寬,并降低時延。此外,基于固態存儲技術,浪潮正在將存儲技術模塊打包,從快速存儲向內存存儲來改變,帶動內存計算技術的發展。
在管理運維層面,浪潮存儲平臺已經支持集中統一存儲資源管理,從主機應用、操作系統、連接網絡到存儲,讓一個應用管理員看到的是端到端視圖,或被集成到客戶云監控中心,匯聚到一個屏幕,通過嵌入推理引擎提供分析系統健康狀態、定位問題、恢復建議、識別熱點等,而不再是去靠人工分析,帶來的好處是故障診斷、部署時間、自動巡檢的十倍以上提速。
孫斌說,新數據時代的最大挑戰是技術和研發的能力,浪潮一直致力于高端的技術積累和中高端客戶的覆蓋,比如金融、通信行業客戶。這是我們的核心業務,也是業務重點。新的數據存儲機會不斷涌現,更多地放大了新的業務應用,相應的增長速度也越來越快,浪潮會聯合合作伙伴一起賦能客戶,迎接新數據時代的挑戰。
結語
得益于在存儲領域的深耕,浪潮存儲在金融、通信、政府、交通、媒資等行業全面落地,都進行了大規模PB級部署,實現了在某資源中心一套70PB、某運營商數十套每套PB級系統、某省政務云90個節點、20PB容量、成都三環路視頻監控系統中108節點、20PB容量、廣電總局141個節點、10PB的云平臺等應用部署。
面向數據挑戰,浪潮此次提出“云存智用 運籌新數據”的核心理念,以新一代G5存儲平臺為用戶提供更加先進、智能、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致力驅動行業蛻變,與客戶共謀存儲的最優解。未來,浪潮存儲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引領開拓存儲變革,以技術和商業之間的緊耦合,激發新數據時代的最大價值,助力業務決勝“新數據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