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基于云的開發不斷增長以及對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不斷增加,在云中部署應用為開發團隊和消費者帶來了諸多好處,與過去的本地模型相比,開發團隊可以利用云基礎設施快速輕松地擴展應用,而無需花費大量資金。
因此,最終用戶通過社交媒體、游戲和流媒體等應用的更低延遲和更高可用性獲得更好的體驗。
然而,這種轉向由大型云提供商托管應用導致了對擁有大量集中數據中心區域的大型云廠商的依賴。按需提供資源的彈性,推動了工程師向現代計算模式的轉變,但同時也帶來了安全和性能方面的挑戰。
應用性能和安全挑戰
依賴大型的、集中的云架構帶來的主要挑戰之一,就是要確保應用的性能。當應用托管在中央數據中心時,這些應用通常是遠離最終用戶的,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延遲問題。
那些需要實時交互的應用特別容易受到延遲和性能問題的影響。在疫情期間,在線辦公的員工依靠視頻會議與同事遠程聯系。在需要實時技術發揮作用方面,物聯網設備和人工智能處理是我們看到的一些蓬勃發展的例子。
此外,集中架構會影響可擴展性和創新。即使具有水平擴展能力的均衡式設計也只能在單一環境中進行擴展。更不用說,當發生區域性停電的時候,運營可能會立即中斷,直到停電問題得到解決——而這甚至不涉及恢復的過程。
當然,網絡彈性也是任何應用的首要考慮因素。集中式架構在同一環境中托管所有系統和應用,這降低了攻擊者的滲透和對組織造成嚴重破壞的進入壁壘。集中式系統代表單一的攻擊區域,如果它出現故障,整個運營就會癱瘓——這會給關鍵業務運營帶來巨大的問題。
分布式云的前進之路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許多企業迫切需要一種替代方案,通常是采用分布式云環境的形式,其中應用托管在全球各地的多個服務器上,從而獲得更好的性能并增強對網絡攻擊的抵御能力。
把應用分布在多個位置,這樣組織就可以減少處理和分析集中式云中的數據,以及本地化那些不需要分布的數據所花費的時間。此外,分布式云環境還減少了攻擊面和攻擊者可以作為目標的數據量。
此外,不同地點的本地化云環境可以讓企業更輕松地滿足不同國家的數據主權和本地化要求。每個云環境都可以單獨調整,以使數據更接近最終用戶所在的地方。這是一個越來越令人擔憂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那些必須遵守其開展業務的不同國家的不同法律和法規的跨國企業。
隨著企業不斷轉向基于云的環境,精心管理應用所在的位置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不斷發展變化的、新興的云原則——混合云和多云、應用模塊化以及云原生架構的標準化——可以充當支持分布式計算案例的構建塊。
做出正確的選擇并投資合適的技術,企業就可以優化他們的云環境,并確保應用獲得最佳的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