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從昨天開始直到今天,“藍色巨人”IBM一直在統計人們在線購物的數據。截止到美國東部時間3點,IBM統計數據發現:
1. 在線商品銷量相較去年“黑色星期五”期間上漲了20%
2. 使用移動設備進行在線購物的消費者比例達到28%,去年這一比例為18.1%。
3. 使用移動設備進行在線購物且完成付款的消費者比例達到14.3%。去年這一比例為10.3%。
4. 使用iPad的用戶相比其他移動設備用戶更傾向于完成購物、付款這些動作,iPad用戶的購物、付款轉換率達4.2%,高于其他所有的移動設備用戶。
5. 在“黑色星期五”當天,參考諸如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并完成在線購物的用戶比例為0.18%。
對于IBM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獲取這么多的數據,你可能不禁要問“IBM是怎么做到的?”
事實是,這樣的成果完全得益于IBM長期以來所秉持的“大數據戰略”,那些通常被大型企業所忽視的數據往往都是被IBM視為珍寶的信息。IBM如今進入的一塊被稱為“智能商務”(Smarter Commerce)的領域,在這里IBM的主要工作便是幫助零售商更好的理解這些冗雜的數據,并借此展開理想的營銷活動。
IBM主要通過旗下Benchmark云端數據分析服務獲取這些數據,Benchmark服務直接從全美500家規模最大的零售商網站搜集數據,因此可以更好地顯示全美電子商務市場的格局。不過,IBM無法對外公布這500家零售商的具體名字,因為它們全都是在要求匿名的條件下同意加入Benchmark統計網絡的。不過IBM同時表示,這其中將近有一半的商家都來自互聯網排名前100位的零售商,而IBM Benchmark所使用的技術則主要來自營銷服務公司Unica。
IBM于2010年宣布以4.8億美元現金收購營銷服務公司Unica,從而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商業分析業務。Unica是一家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主要負責開發企業營銷管理軟件,幫助企業管理包括網絡及用戶分析、搜索營銷、郵件營銷和網絡營銷在內的網絡營銷活動。
說到這,我突然想起IBM WebSphere軟件全球副總裁克雷格-海爾曼(Craig Hayman)去年說過的一席話現在還令我回味無窮:“說起現在的消費者,我們就會聯想到他們手中目前所使用到的科技,包括那些使他們可以查看商鋪評價或者同家人、朋友溝通的工具,現代的消費者的確被賦予了極大的權利。可以說,他們進行的每一項購物都同社交網絡有著些許的關聯,那么這些同為消費者提供產品的商家又有什么關系呢?當然有關系,因為商家需要利用自己資源展開營銷,當他們做的不錯時,消費者會討論他們是如何做到的;而當他們做的不好時,消費者只會認為這些商家的宣傳令人厭煩。”
所以,不僅僅是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會關注現代消費者的消費數據,IBM也同樣如此。